5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发布公告,对美国惠誉评级公司(FitchRatings)在我国境内设立的独资公司——惠誉博华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誉博华)予以备案。同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公告,接受惠誉博华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部分债券品种评级业务的注册。这标志着惠誉评级公司成为继2019年标普全球公司之后第二家获准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信用评级机构。 央行表示,信用评级业对外开放是我国金融业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我国信用评级业和金融市场高水平、国际化发展。惠誉进入中国信用评级市场,是我国主动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又一举措,也是对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具体落实。 下一步,央行将继续推动我国信用评级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我国信用评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信用评级机构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改善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编辑 才山丹)
本报记者 刘琪 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强化稳企业保就业的金融支持措施。对保持就业岗位基本稳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适当延长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支持其多渠道融资,并创设政策工具支持银行更多发放信用贷款。 为缓解企业财务支出和流动性压力,今年3月2日,央行、银保监会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据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已对110多万户中小微企业超过1万亿元贷款本息办理延期还本或付息。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创设政策工具支持银行更多发放信用贷款”。据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此前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一季度对企业、商户和个人经营者发放的信用贷款增加2.5万亿元,增量接近去年同期的2倍。 实际上,小微企业一直存在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而“信用贷款”更是难上加难。东方金诚首席金融分析师徐承远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道,相对大型企业而言,小微企业规模较小,自身经营稳定性较差,且易受外部环境影响,整体经营风险较高。部分小微企业经营管理不够规范,且本身信息透明度不高,金融机构很难判断贷款风险程度。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发放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减少抵押担保的中间环节,切实有效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在今年受到疫情影响的特殊情况下,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2月15日举行的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就表示,银保监会将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复工复产的信贷支持,进一步提高企业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比重。今年3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适当下放信用贷款审批权限”。 为帮助更多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各地尤其是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金融业机构积极落实惠企政策,加大信用贷款业务的创新力度。《证券日报》记者从某商业银行了解到,安徽蒸小皖餐饮有限公司拥有安徽区域第二大的中式快餐品牌“蒸小皖”,受疫情影响,企业大部分员工居家休假隔离,少部分员工在支撑33家经营门店的日常运转,企业资金周转受到严重影响。今年2月份,该银行合肥分行了解到企业急需资金解决员工工资发放困难后,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快速审批流程,安排专人予以对接和审查,授信材料和流程一律从速,在多部门协调配合下,全流程用时不到6小时,便给予该企业150万元信用贷款。 而在湖北省,武汉市、宜昌市、荆门市等地央行分支机构会同当地政府部门,整合分散在各相关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的涉企信用信息,促进银企信息对称和融资对接。宜昌市网上金融服务大厅、荆门市企业金融信用信息平台先后上线“抗疫贷”“复工贷”等多款纯信用企业贷产品。截至4月27日,湖北各地信用信息平台累计支持小微企业融资超200亿元。 对于支持小微企业多渠道融资,并创设政策工具支持银行更多发放信用贷款,徐承远认为可通过创设新的政策工具或者在现有政策工具创新基础上,进一步支持银行发放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积极性,主要包括:加大支农支小专项再贷款和再贴现发放力度及其对中小银行的精准覆盖程度;丰富MLF或SLF等工具品种,进一步加强MLF或SLF工具在支持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方面的专项性;进一步简化小微企业债发行程序,加大支持小微金融债发行力度;推进小微企业贷款资产证券化进程,为中下银行盘活小微企业贷款提供更多渠道;发展完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
随着国内复工复产的推进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我国债券发行迅速升温。根据中证鹏元报告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4月份,我国非金融企业债券市场共发行信用债券1610只,环比下降2%,募集资金16286.68亿元,环比增长3%。与上年同期相比,发行数量和规模分别增长66%和67%。 “受3月高基数影响,4月环比增幅较小,同时,定向降准、调降MLF利率等措施维持市场流动性宽裕,债券发行利率维持低位,市场规模同比增长超过60%。”中证鹏元研发部资深研究员史晓姗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明显,对资本市场带来扰动,4月债券取消发行数量维持较高水平,共80只债券取消发行。 事实上,开年以来我国整个信用债发行市场持续回暖。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此前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2020年一季度,中国债券市场共发行债券12万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公司信用类债券共发行3万亿元,同比增长35%,净融资规模超1.7万亿元,同比多增8000多亿元,发行量与净融资规模均处于历史同期高位。 对此,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其背后的主要推动因素有两个:一是监管推出债券发行“绿色通道”,支持企业通过债券融资缓解疫情造成的流动性压力;二是当季资金利率中枢快速下移,加之“资产荒”背景下,机构对信用债配置需求上升,债券发行利率明显走低。一季度民企债发行也有所改善,净融资实现转正。不过,分析认为,政策利好仍主要体现在中高等级民企,低等级民企债发行依然困难。 值得一提的是,3月1日,中国证监会、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了关于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实施注册制有关事项的通知,标志着作为新证券法“注册制新政”落地的第一个品种——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实行注册制启动。在平安证券看来,注册制简化发行流程,下放审批权力,有利于提高债券发行速度。 对于二季度信用债市场状况,史晓姗则认为,二季度非金融企业信用债券到期偿付水平维持较高位,结合当前宽松货币和信用环境,整体偿付压力可控。“随着二季度全国复工复产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加大基建投资’政策的推进将拉动二季度非金融信用债需求进一步扩大,新发债券规模仍将保持较快增速。”史晓姗表示。(钟源)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徐远 最近,关于DC/EP(央行数字货币)在多地测试的相关信息不少,各界猜测和争论不断,也激起了股票市场很大反应,与数字货币有关的概念股纷纷上涨。在股票市场很多话题都会拿来炒作,但央行数字货币究竟是一时炒作的题材,还是真的具有实质意义?如果有实质意义,是小是大? 经过分析,我认为这是一件意义非常重大的事情。为此,我们讨论三个问题。 第一,央行数字货币和现有货币到底有多大区别?一番比较之后你会发现两者的表面区别不大,底层区别不小。 第二,这个新生事物是仍在想象之中,还是能够真正落地?基于我这几年的观察分析,央行数字货币大概率能落地,而且可能很快。 第三,央行数字货币会对现实的经济生活,包括监管层面、相关企业以及金融系统等有什么影响?仔细分析之后,央行数字货币会引起系列连锁反应,重构社会的信息结构、信用结构、监管结构,并把人类历史带入新的纪元。 央行数字货币和现有货币的比较 央行数字货币并不神秘,就是电子化的现金,把纸质现金变成电脑里的一串字符,当然为了安全性需要进行加密。据说,传统纸币有7处加密防伪措施,数字货币就是从使用传统加密方法的纸币转变为采用电子密码学加密的电子货币,其他方面两者都一样。 从传统纸币到电子货币,从货币安全角度来说最重要的一条是加密技术。第二个重要的区别,既然是电子货币,就意味着从线下转到线上。当一项资产从线下到线上,实时交易流和现金流会自动进入数据库系统。这个变化看起来很小,但是对整个金融系统,特别是金融监管有很多影响,现金流在线上都是有迹可查的,存储在数据库里的某个地方。理论上讲,没有任何一个交易行为是监管层看不到的,这也意味着所有的金融系统,包括货币发行以及交易、商业、支付、转账等所有行为都变得实时在线,这是我所看到的电子货币产生的第一个重大影响。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电子化货币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根据目前看到的央行有关官员的公开表态,它应该是个很便于使用的产品,不需要开户,只需要下载“数字电子钱包”的APP就可以和用户现有的银行卡链接,把已有人民币1:1转换成新的电子货币。 和微信、支付宝的区别 和当前的微信和支付宝相比,央行数字货币也有区别。 微信和支付宝交易依赖于网络,央行电子化货币有离线模式,不过公开资料里没有对离线模式进行具体解释。现金交易通常完全可以离线,但离线交易记入线上,需要一些会计录入工作。央行数字货币和微信、支付宝等都是线上交易,就不需要录入数据的步骤。因此,如果既能离线又不必重新录入数据的话,未来数据库的积累肯定有很大区别。 再就是利息问题。不管是传统的现金还是央行数字货币,都不付利息。支付宝和微信钱包也不付利息,你的收益来自于一个新操作:动动手指头,把钱转到余额宝或相关的货币基金。对于未来的央行数字货币,既然是纯线上的,从现金转到存款,也是相似的状态,支付利息与否可能也是模糊的。也就是说,现在的第一步设计,央行数字货币肯定是替代M0(流通中现金),所有的官方公开表态都这么说,但我认为未来它演化的结果应该不仅仅是M0。 还有交易的安全性。基于目前的这些技术,基本上可以假定央行数字货币是安全的。就现在的密码学而言,有个单向加密的问题,加密很容易,而解密非常难,所以我认为不用太担心安全性。就像微信和支付宝一样,同样要面对账户安全问题。 三者在法律效果上的区别也比较明显。现金和央行数字货币都是法币,居民(包括个人或企业)必须接受,没有权利拒绝;微信和支付宝有的商家并不支持,比如不想添置设备,完全取决于自己的需求。所以,未来央行数字货币正式推出以后,是没有“不接受”这个选项的,有利于其推广。 最后对比一下这三种主要支付方式的信用风险。现金和央行数字货币都由国家主权信用背书,而支付宝和微信并没有这个信用,其背后的商业机构有破产的风险。 和比特币的异同 在我看来,比特币从来就不算货币,而是一种数字资产。比特币的信用基础,我称之为“技术信用”,基于区块链的技术,包括密码学的加密技术、分布式算法、共识机制等,大家相信它是一个不可篡改的、可靠的数据库。比特币的信用就来自于这套技术。 比特币的主要问题是在总量上没法调节。一开始设计时,比特币的总量是给定的,而且新生产比特币的速度是逐渐减半的。从宏观经济学家的角度看,货币总量是要增加的。 另外,比特币的价格不稳定,最高时曾达到2万多美元一枚,前一阵还跌到4000多美元,波动比较剧烈。如果一种货币的币值如此不稳定,就不太适合充当主权货币。 当然,比特币有个好处是匿名性,某人注册一个账户/钱包,可以做到完全匿名,所以可有特殊用途。 和比特币相比,央行数字货币的信用基础、技术原理都不一样。央行数字货币不是技术信用,它是中央银行发行的法币,基于国家主权信用。在技术原理上,央行发数字货币并没有采用区块链技术,而是选择了技术中性的路线,也就是说,央行发行电子货币时采用一套密码学的技术,以保证它是可防伪的、不可复制的。 央行对此还有双层设计机制,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机构从央行换取了数字货币以后,可以采用自己的技术来推广,这里面可以包括非中心账本的区块链技术,也包括其他现有的中心账本式技术。在这个推广过程中,央行采取技术中性的态度,不会限定这些商业机构的具体技术路线。如果某家商业银行觉得区块链技术比较好,设计了基于区块链的一套基础设施来推广央行数字货币,也是完全可以的,相当于对央行的政府信用进行加持,增强了数字货币的信用。 在总量调节方面,央行新发的数字货币和现有货币在很多地方是衔接的,也就是说,央行理论上可以用以往货币调节的办法来继续调节新发的数字货币,而且新发的数字货币和以往的货币可以1:1兑换。为什么要强调是“理论上”?因为当央行数字货币未来运行一段时间后,可能大量替代现有的现金体制,对商业银行的运作机制、货币调节机制都可能产生影响。但不管怎么说,央行可以摸索出一套相应的办法调节新的货币发行总量。如果没有总量调节空间,新的数字货币就不会成为未来的主流货币形态。 在价值稳定性上,新的数字货币是稳定的,因为央行可以根据总量进行调节。理论上讲,如果以前的纸币币值可以做到稳定,以后的数字货币币值也可以做到,中间的过渡阶段,换币的比率尽可能保持1:1。 关于匿名性,央行新发的数字货币是“可控匿名”。意思是未来每个人都有一个数字钱包,在彼此进行交易时,不必一定认清对方是谁,通过手机APP验证货币真实即可,这和现金的状态是一样的。但数字货币毕竟是线上的,所有的交易都会留下记录,第三方的数据库有条件对每一笔交易的参与者进行识别。当然我相信因为保护隐私等因素,普通老百姓的交易数据一定会得到保护,只是不可避免地留下交易痕迹,所以彻底匿名不太现实。 可见,央行数字货币和现有货币/资产的区别,其实真不小。 落地的概率和方式 央行数字货币究竟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还是可以落地的新生事物?我的基本判断是,央行数字货币很可能会落地,而且会逐渐铺开、慢慢推广。理由是: 第一,央行数字货币是法币,个人、企业、金融机构等都不能拒绝接受。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的政府运作体系有很多特点,比如公务员体系、事业单位雇员体系等根基很深,很多事情都可以依靠这个体系推广下去。近期网上有消息称,苏州新区公务员的交通补贴费在5月份有一半要用新的数字货币来支付。看起来很小,仔细一想又是很大的事情。这意味着试点成熟以后,中国的整个公务员系统,包括很多事业单位、国企员工的工资逐步都要用数字货币发放。这就相当于新的货币得以落地。如果在实践中发现确实安全可靠,不会出现轻易被解码的情况,就会慢慢代替以前的纸币。而且数字货币有明显的优势,用户不需再带“纸币”,交易避免找零,监管部门不用印钞,也省去了成本很高的防伪措施。 第二,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是双重运行体制。根据目前的新闻报道,有工农中建四大行参与央行数字货币第一批试点,但是有消息称三大移动运营商以及银联等大机构也都在试点名单里。不论有哪些机构参与,目前看起来是双重运行体制,央行把数字货币换给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机构,这些机构再和他们的客户进行交易。 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利用商业机构的现有体系来慢慢推广数字货币,并不需要另起炉灶。二是这是个渐进的思路,在央行和普通消费者之间有这些机构作为中间的缓冲,万一出现问题,可以保证总体风险可控。三是新的数字货币有成本优势,和纸币相比不管是发行、监管、运输还有存储等,成本会显著小于传统纸币,机构和个人居民都有了激励,有助于推广。 第三,技术中性。央行目前采取的模式其实是一种赛马机制,所有的商业机构都会采取自己的技术手段来推广数字货币,这样就产生了竞争,哪家的更好就能推广得更快,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因此,把这些大型商业银行和大型商业机构放在一起,竞争过程中总有一些机构会设计出比较好的办法,取得更大的优势。这种竞争机制加上前面的风险防控机制,就能保障新的数字货币可以比较顺利地推广,同时有效防范风险。 可能的影响 新的电子货币落地之后会有多大影响,会在多大意义上改变我们的经济生活、商业生活、金融形态?根据跟踪研究,我判断其产生的影响很大。 第一,无现金社会全面到来。新的数字货币性能比传统纸币更好,以后大家可能就不再用现金了。这里其实有一个约束条件,尽管没有太多技术细节公布,但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使用肯定需要智能手机,普通用户必须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目前智能手机的渗透率,发达国家可能都在70%以上,中国在70%左右。还有一些落后地方或者老人没有智能手机,或者使用不熟练,所以短期实现完全的无现金社会过于理想化,可以追求“结构化无现金”。比如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的年轻群体,以及公务员系统、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员工先慢慢推广无现金。这样做有各种好处,一方面可以降低各种摩擦成本、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金融监管。所以,我们现在正处于从现金社会向无现金社会的过渡段。 第二,ATM机的价值将进一步变小。假设过了一段时间后,大部分人都使用央行数字货币,虽然ATM机不会完全消失,但需求量会越来越少。其实现在大城市里的年轻人现在都用手机银行或网上银行,或者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支付,对ATM的需求已经在大幅减少。未来ATM可能只在少量地方还存在。据一些著名的金融专家说,ATM可能是上个世纪以来最重要的金融发明,但现在面临着消失的可能性。这只是冰山一角,随着货币形态的变化,所有的金融机构、金融设施以及其他商业形态,都会发生很多变化。 第三,存贷款也会慢慢发生变化。根据央行的设计和渐进推广的思路,电子货币是替代M0(流通中现金)的,但替代M0之后,未来的M1(狭义货币供应量)是不是也会发生变化?M2(广义货币供应量)是不是也随之发生变化?一个可能性是,随着电子现金的普及,存款会慢慢消失。就像现在很多人放在支付宝里的钱慢慢都转到了余额宝,央行数字货币的情形与之类似,以后人们手里也不会有大量电子现金,而是会直接链接到某个货币基金的账户。所以,活期存款以后是否还存在不好判断,但体量肯定会越来越小,一年期定期存款等也是如此。央行从稳健的角度肯定采取渐进的方式,第一步是用数字货币替代M0,不过“魔盒”一旦打开就很难控制了。人类社会本来就是个不断演化的生物系统,很多新物种的产生,又会衍生出新的物种,影响是非常大的。 第四,如果以后没有现金,人们也不用去存款,商业银行就要发生很大变化。 传统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是存款、贷款、汇兑,使用电子现金之后,可以直接替代大量的汇兑业务,特别是小额汇款业务。存款业务可能慢慢就没有了,至少变成了货币基金或理财产品。相对而言,贷款业务不会消失,因为贷款的实质是要识别哪个借款人有信用、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这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做。所以,商业银行未来一定要转型,从存贷汇变成理财和贷款。 还有一个可能的变化是银行业会更集中,那些技术好、数据库强大、服务意识强的大银行会更具优势,中小银行因为实力问题在竞争中会越来越没有优势。对于现在经常提到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大型银行机构掌握了质量较高的数据以后,也可以用分支机构来做。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交易慢慢转向线上,线上数据的质量一定会越来越高。 第五是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很可能对人民币国际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然前提是人民币本身比较稳健、值得信赖、能够被周边国家所接受。由于数字货币降低了交易成本,周边国家的企业和居民使用人民币的成本也会下降,因此会有利于其推广。比如老挝、泰国、越南等国家本来愿意使用人民币,后来发现不是很方便,因为人民币需要由中国国内银行的分支机构开过去,然后还得兑换,还需要防止伪钞,双货币使用很麻烦。 在信赖人民币的前提下,数字化能很好地降低人民币的流通成本,外国居民也可以通过数字钱包很方便地使用源自中国央行的数字货币,国内商业银行甚至不需要去海外开很多分支机构就能使数字货币打开市场。所以,从技术层面来看,数字技术是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 更多连锁反应:分解和重构 数字货币的出现,会产生很多连锁反应,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浅层印象,还有更深层的、更深远的影响,我称之为“分解和重构”。 抛开具体的细节、具象的商业和日常的生活行为,人类社会其实是生活在一套数据库之上的,而数据库是有信息结构的。以前的信息都是线下的、分散的,了解这些信息,并收集起来变成数据库需要很高的成本。曾有很多学术论文讨论过分散的信息、知识怎样影响人类社会的运行。 数字化货币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为大量交易在线上进行非常有利于信息结构的集中化,以前分散的信息结构会由于数字技术变得更加集中。需要强调一下,是更加集中而不是绝对集中,只是集中的程度增加,且因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些问题,可能会使其有加速趋势。比如政府可以要求官员所有的交易必须使用数字货币,否则有违规、违法的嫌疑。即便不考虑这种情况,仅仅因为便利,很多交易也可能转向线上。当越来越多人的交易在线上进行,所有的资金流、现金流、交易流都清晰可见,信息结构就会更加完备、更加集中。 如果信息结构集中而完备,人类社会的信用结构也会变成这样,因为所有的商业行为(包括金融)都基于信用。信用就来自于数据和信息,当所有的数据和信息都可以在一个数据库里有据可查,信用就更容易建立起来。人类社会的信用结构也会随之重建。所以我用分解和重构来描述这一可能的变化和趋势。 这可能是一个非常根本性的变化。人类从茹毛饮血到现在,都在不停地收集、处理信息、建立信用和交易,通过分工来取得技术进步。信息和信用结构如果经过这样的分解和重构,会产生非常底层的影响。数字货币在这个进程中会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以后的监管结构也要分解和重构。因为所有的监管都是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的一种互动。信息和信用结构被重构以后,监管的办法、手段、效果都要随之重构。 从2014年时任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数字货币的设想以来,到现在已经六年了,很多相关机构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后台准备工作。不止中国,其他国家的央行、企业等也都在研究和准备,比如Libra(天秤币)。 Libra是Facebook在2019年6月18日发布的白皮书提出的,要挂钩一篮子货币(Basket of currencies,指作为设定汇率参考的一个外币组合),也要采用区块链技术,从联盟链到私有链到公开链这种转化看起来,这是一种新的货币。但这个最初的想法受到了一些阻碍,当然,一个潜在影响很大的新物种,尤其是金融产品,在刚出来时受阻很正常。 今年4月16日,Facebook又推出了Libra白皮书的第2版本,其中有一些重要变化,比如提出不一定要挂钩一篮子货币,可以挂钩单种货币。如果挂钩美元,根据上面分析的类似原理,这可以有助于美元在全世界更好地流通。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些小国货币的噩梦,因为美元本来就是一种值得信赖的货币,如果技术再大大降低其使用成本,美元就容易在全世界更加流行,很多小国的货币就不一定再有必要。 金融里有一种理论叫“最优货币区域理论”,小国或地区从最优的角度来看不需要有自己的货币,通过联席汇率挂钩美元就好。 不仅Facebook,还有很多商业机构也发行新的数字货币。像USD coin、JP Morgan coin、Walmart coin等,这些商业机构或联盟发行数字币,往往都基于区块链技术,因为区块链技术有比较好的安全性、匿名性、不可篡改性、可追溯性等,并且也是挂钩美元发行。 当然,与Libra以及这些商业机构发行的数字币相比,央行数字货币既非商业机构发行,也不挂钩主权货币,而是由主权货币自己发行的新电子货币,然后由商业机构去推广。这是二者的根本区别。 目前并不是只有中国央行在思考数字货币,包括英格兰银行、欧洲的中央银行等都在探索。总体来看,数字货币的原理和落地机制看起来已得到广泛认可,但毕竟是新生事物,推进起来会比较谨慎。 如果不只着眼于2020年,而是从整个货币史的角度来看,假设今年数字货币能够落地,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印记?其意义之重要,我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表达。 人类的货币史,第一阶段是商品货币阶段。 很久以前,像贝壳、粮食、牲口等珍贵的物品都充当过货币,再后来人类社会在商品时代把黄金确定为货币。英国在1816年最先采用金本位,到19世纪的后半期(1870-1880年),欧美主要国家都采用了金本位。金本位的采用是工业革命以后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工业革命到现在也就200多年历史,这是人类真正实现经济繁荣的一段时间,金本位功不可没,因为它使发达国家有了一种通用的货币,市场范围得以扩大了,技术进步得以加快。如果没有金本位,甚至工业革命可能都不会在全球范围内发生。 在经济学界有一个广泛讨论的问题叫“李约瑟难题”,就是说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英国?这个问题很大,讨论也很多,其中有一派学者认为由于货币的发行产生了全球统一市场,促进了工业发展,这是工业革命发生的重要因素,我觉得有道理。这说明货币对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商业的繁荣具有最底层、最基础的作用。这个阶段货币体系的信用基础还是商品信用。 第二阶段是“二战”以后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包括1971年美元体系的建立。其实这是一体的,就是美元借助黄金成为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从1945年以来到现在主要是美元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初,美元还挂钩黄金,其实是因为当时美元还不够强大,属于承上启下的中间状态,但本质上是个美元体系。这个阶段货币体系的实质是国家信用,是从商品信用到国家信用的转型。 2020年,如果央行数字货币诞生了,它在整个货币史上如何定位?应该说,央行数字货币既保持了国家信用,同时又使用了新的数据技术,对信息结构和信用结构进行重构,来加持国家信用。因此,人类的货币体系有可能从今年开始,要从国家信用转向国家信用加技术信用。如果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在人类历史上只有少数几个年份,可以和今年相提并论。 当然,这个进程未必顺利。经济学作为经验科学,分析问题主要依据经验和证据,有几分证据讲几分话,超过了度就很容易出错。但对于数字货币这类新物种,经济学分析就存在困难,因为没有经验和证据,要想研究只能依赖于逻辑,主要就是我前面讲的货币与信息、信用重构的底层逻辑。但我也不能保证逻辑链条的很多环节都不出问题,因此今天的研究和推测都要面临很多风险。 马克思曾提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一辩证思维的逻辑方法,我上面对于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推测都是基于抽象的逻辑,但上升到具体事实的过程中要经历很多磨砺,可能会发生一些新变化。不管怎么说,这个新事物的影响会比较大,值得继续观察。 今年的新冠疫情使全球陷入紧急应对,这个事件可能是要进入历史坐标的。同样,央行在这个时间点上推出数字货币的话,也要进入历史坐标,而且其影响可能比新冠疫情还要大。因为再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回头看,新冠疫情可能就不再是什么大事,但如果央行数字货币落地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商业形态、金融形态、监管形态都会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人类社会的所有商业交易和技术进步都是在货币这一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的,一旦基础设施改进了,产生的连锁反应是难以想象的。 题记:本文根据北大国发院金融学副教授徐远4月12日在北大数字金融系列公开课上所讲内容整理。本讲同时是国发院公开课第九讲。 (本文作者介绍:北大国发院金融学教授)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施懿宸 包婕 作者:施懿宸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讲座教授、副院长,长三角绿色价值投资研究院院长 包婕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 一、当下中小企业信用环境和风险背景 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爆发影响,我国整体信用宏观环境受到一定影响,各产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中国第一季度主要经济数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186亿元,下降3.2%;第二产业增加值73638亿元,下降9.6%;第三产业增加值122680亿元,下降5.2%。 其中,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严重。全球疫情的扩散进一步加剧了中小企业现金流不足、资金短缺、供应链紧张、运营成本增加等问题,一些中小企业甚至面临倒闭和破产风险。从信用维度来看,外部风险增加也导致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增大,因而在融资上中小企业可能存在门槛提高、成本增加的问题。尽管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层面有关部门已经出台和落地了相关举措来帮扶中小企业发展,各地金融机构也为中小企业融资打开绿色通道,以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帮助企业共渡难关。但这也对中小企业的信用品质提出一定要求,增加扶持力度并不意味着打开风险敞口,降低信用风险防范标准。相反的,在市场风险增加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反而会进一步加强信用风险防范。中小企业本身财务信息质量较低、非财务信息缺乏整合的问题,加大了政府监管和金融机构辨别优质企业的难度。因此亟需引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学和指标来帮助提高信用风险评估效率。 二、ESG在系统风险下的作用 ESG涵盖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简称ESG)三个维度的因素,可以有效衡量企业信用品质并为投资者提供价值投资的信息基础。在当前外部系统风险加大的情况下,传统信用评估方法存在一定限制性,无法全面考量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而ESG能够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考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外部风险带来的冲击,进而从监管、投资和信息披露等多个维度为完善信用风险防范、加强企业信用监管提供新路径。 (一)对监管层面而言,有助于信用体系完善和监管 从监管层面,纳入ESG指标有助于进一步强化政府部门对新型信用风险的监管,推动信用体系建设的完善。随着我国顶层制度建设的逐步完善,监管政策方面对环境、社会和治理问题的约束性正稳步增强,社会参与主体的相关风险暴露程度也日益提高,因此在信用体系建设上也要及时跟进政策和市场变化,充分将环境和社会指标纳入信用评价考量中,以提高信用监管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同时,基于我国自上而下的政策发展体系,从监管层面加大对ESG的关注度,能够引导更多市场参与者提高ESG风险意识,影响到金融机构和企业采取行动来响应监管环境变化,进而推动信用市场向更高质量发展。 (二)对金融机构而言,有助于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从金融机构层面,ESG有助于提高机构环境与社会风险防范,强化机构的资产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在一月以来全球市场“黑天鹅”事件不断的环境下,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财绿金院”)对我国公募基金进行统计,发现截至今年3月末,61.36%的国内ESG公募基金区间收益率表现优于中证全指;对标沪深300指数,则有高达93.18%的国内ESG公募基金能够获得超额收益率。市场实践证明,将ESG理念纳入投资中可以缓解市场风险,而将ESG纳入信用风险管理中也是同理。中财绿金院通过对ESG与企业信用违约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与违约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企业ESG水平越高,发生违约的可能性相对更低。因此,通过将ESG理念纳入信用风险管理中,能够增强金融机构对市场风险的防范能力,同时能够加强对企业质量的识别。 (三)对中小企业而言,有助于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从中小企业层面,将ESG纳入治理体系有助于企业完善内部治理架构,形成可持续的管理模式,进而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不同于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监管政策对中小企业的约束性和信息披露要求相对较低,这也导致了中小企业治理相对不完善、信息透明度不足、合规性有待加强。信息透明度低加大了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壁垒,一些中小企业常常因为低于融资门槛而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如果说财务指标评判的是企业的经营能力,代表了企业的信用能力,那么ESG则代表了企业的管理能力,代表信用品质。通过ESG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提升自身信用品质,能够依靠绿色金融工具进行投融资,通过发行绿色债券获得更低利率,通过绿色信贷获得利率优惠,通过绿色票据获得再贴现优惠。另一方面,在面对加大的市场风险时,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也是最大的,一些企业甚至难以持续经营。中小企业需从自身视角出发完善内部治理、提高抗风险能力,才能从市场风险中涅槃重生。因此,将ESG纳入企业管理将有利于提高企业信用品质,能够促进公司经济转型、提高经营效率、降低融资成本,进一步为中小企业可持续经营和发展提供助力。 三、将ESG纳入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估的政策建议 (一)将ESG纳入信用体系,增强监管数据整合 建议监管部门将ESG相关指标纳入信用体系,同时加强这方面信息的整合。通过ESG指标整合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三个方面的信息,能够将当前各部门分散化的信息加以有效应用,有利于提高相关部门的监管效率,促进依法行政和政府决策。通过进一步打造企业ESG信息相关平台,有关监管部门可以应用ESG信息监测企业的非财务指标和违法违规的实际情况,进而优化企业监管方式,实现有效的事中事后监管,促进监管部门提升自身的依法行政水平和效率。 (二)加强金融机构指导,提高信用风险防范 建议金融机构将ESG理念纳入现有信用评估和管理体系中,强化风险管理能力。通过ESG信用评估体系,金融机构可以从除财务指标以外的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公司治理三个非财务维度来衡量所投资产的信用品质,在中小企业本身财务信息利用价值较低的情况下,结合非财务信息能够弥补传统信用评估体系的不足,有助于完善和优化金融机构信用管理体系。通过将ESG纳入投资理念,逐步将资产分布向可持续、高质量的产业转移,在系统性风险加大时,这类高质量的资产主体往往有更强的风险适应能力和管理能力,更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实现“风险向质量”的转移,进而缓解外部风险带来的冲击。 (三)开展企业ESG培训,鼓励加强ESG信息披露 建议通过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引导,逐步加大对企业ESG信息披露和能力建设的培训,并将培训范围逐步从上市公司扩大到涵盖中小企业。通过对企业进行ESG能力建设指导,提高企业对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的认识,帮助企业了解企业ESG整合的有用性和必要性。通过将ESG理念融入公司管理战略、提高ESG表现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市场价值,在经济转型大环境下实现市值回升,增强企业发展的韧性和可持续性。同时,通过提高企业ESG相关信息披露,能够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企业能够获得更多更好的融资渠道,并降低融资成本,进而使得有利于企业持续发展。 (本文作者介绍: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长三角绿色价值投资研究院院长,讲座教授,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实验室负责人)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魏倩)对蚂蚁金服将在今年年末对“借呗”合作金融机构下线芝麻信用分,并将替换为新产品一事,今日蚂蚁金服方面向记者表示,芝麻信用很早即宣布和金融机构不再进行任何形式合作,因此和金融机构解约也在分批进行中。到今年年底,与最后一批合作金融机构解约后,芝麻信用将不再和其他金融机构合作,会更聚焦在商业信用服务领域。 蚂蚁金服于2015年推出芝麻信用业务。由于没有获得个人征信牌照,自2017年、2018年起,芝麻信用已逐步退出个人金融方面业务,并对业务布局进行调整。 今年10月底,蚂蚁金服芝麻信用与花呗事业群总经理文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目前芝麻信用业务主要涵盖三块:一是支付和商业场景;二是人与人之间信用关系的变化;三是企业信用领域。 据悉,截至目前,芝麻信用已在租车、租房、购物、出国签证等近40个商业行业提供了上千种信用服务。
在货币基金收益率不断下行以及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兑”的大背景下,能够获取相对稳定收益的“固收+”产品成为基金公司战略布局的一大重点方向。作为以固收投资见长的银行系基金公司之一,兴业基金的一系列一年期定开债基旗舰产品业绩斐然,为投资者创造了稳稳的幸福。 近期,正在开放期内的兴业启元一年定开债券基金经理唐丁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在海外成熟经济体进入负利率时代的背景下,债市中的利率债、高等级信用债均被视为“核心资产”。基于对明年经济基本面的分析判断,他预计一季度通胀见顶后,债市将迎来较好的布局时点。 债市将迎来较好配置时点 过去几年,在A股市场增持优质资产的外资,也成为债券市场增量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据中债登相关数据统计,2016年至今,外资已经在债券市场持续增持利率债近1.7万亿元,占比达6%。从具体品种看,债市中的利率债成为外资重点布局的方向。 2019年债券市场震荡了近一年。在唐丁祥看来,该类资产在全球范围内来看,中长期仍具备较高配置价值,眼下依然是较好的投资时点。 他表示,在明年经济下行压力仍存、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依然较大、全球流动性整体偏宽松的大背景下,中长期来看,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行将结束,加之金融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深化,资本市场将走向进一步开放,内外市场利率联动也会越来越紧密,流动性将保持合理充裕。 “通胀预计在明年春节期间经历高点后会呈现下行趋势,市场利率可能面临进一步下行。”唐丁祥判断,届时债市很可能会演绎“利空出尽”,迎来一轮上涨行情。 此外,唐丁祥表示,从利率债的绝对收益水平来看,目前虽然处于历史的相对低位,但随着经济增长中枢下台阶,新的收益率中枢正在形成。从全球范围内看,经汇率调整后的债券绝对收益率仍具备较高吸引力。此外,信用债中的中等评级短久期品种以及可转债中都有不少可供挖掘超额收益的券种。 “中高等级信用债利差虽压缩至低位,但票息和套息收益仍具有相对价值。同时,在债务置换的政策红利以及企业盈利企稳的背景下,中短久期且风险可控的中等评级债券有望获得超额收益。可转债在2020年仍然存在结构性投资机会,优选个券,有望增厚组合收益。”唐丁祥称。 甄选个券 规避信用风险 据了解,正在开放期内的兴业启元一年定开债券将采用“信用债+利率债/可转债”的投资策略,即以信用债为底仓,在获取票息安全垫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利率债和可转债交易性机会。 针对信用债的投资,唐丁祥称,目前中高等级信用债利率相对较低,可抓住收益率曲线的凸点择优进行配置,把握交易机会;对中等评级城投债可适度资质下沉,提升组合收益。从具体投向看,信用债底仓将以沿海发达地区城投债和部分优质地产债为主。 “城投债的投资将优选沿海发达地区发行的品种,综合地方财力、负债率等进行评估,经济发达地区可以下沉到县一级平台,中等发达地区则精选市一级大平台。而地产债主要选择中等规模、中等评级,且项目区位较好、企业负债清晰度高的企业进行投资。”唐丁祥解释道,虽然存在信用风险,但对于城投债、地产债也不能一刀切,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仍能挖掘出不少具备超额收益的品种,未来将通过甄选个券、分散投资的方式控制风险。 可转债方面,唐丁祥表示,兴业启元一年定开债券将根据市场行情灵活调整仓位,在控制产品波动率的同时,力争取得超额收益。“可转债投资会综合比较可转债的纯债价值、纯债溢价率、转股价值、转股溢价率等四个方面,根据组合的特征及市场环境筛选投资标的,同时把握可转债市场扩容的打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