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机构 人大重阳 本文作者:范志勇(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专聘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 随着近期数字人民币将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等地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的新闻曝光,可以预期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正式应用正在一步步临近。虽然各国数字货币目前尚未正式进入流通,但就人们所关注的几种主要的数字货币出行而言,可以分为私人部门发行的数字货币和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私人部门发行的数字货币如2019年脸书公司(Facebook)提出的天秤币(Libra)。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如人民银行正在测试的数字货币。 理论上,货币具有5个方面的主要职能,分别是价值尺度、交易媒介、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以及世界货币。价值尺度和交易媒介职能主要表现在货币可以用于计价和商品交易。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表示货币可以用于清偿债务和贮藏财富。世界货币则表示的是一国货币实现国际化。货币这几个方面的职能大致上呈现递进关系,其中较为复杂的职能以其基本功能为基础。 目前人民银行正在测试的数字货币,英文全称是digital currency/electronic payment(数字货币/电子支付)。由此可见,当前人民银行对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定位集中在完成交易媒介职能这个层次。简单来讲,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目前的主要定位是以数字化的人民币取代流通中的现金。 我国央行数字货币与天秤币的区别 虽然都被称为数字货币,但我国央行正在测试的数字货币和脸书公司正在开发的天秤币(Libra)除了在技术上都没有完全依赖区块链和去中心化技术之外,在稳定机制、用途、使用范围以及监管机制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首先从稳定机制上来看,Libra的发行是以发行公司的资产和销售天秤币的收入作为价值基础的。如果脸书的公司价值或者销售天秤币所获收入的再投资收益出现加大波动,甚至再投资资产计价货币之间的汇率出现较大波动,都可能会影响到天秤币价值的稳定。我国央行的数字货币是完全建立我国央行和政府信用基础之上的,以国家法定强制力保证其流动,不涉及和外币的交换,因此更有价值稳定的基础。 第二,从基本用途来看,根据媒体已经披露的信息,天秤币预期将基本覆盖货币的全部职能。不仅可以用于交易媒介,脸书公司更是野心勃勃的将其发展成为具有投资价值的金融资产。从这一点上,天秤币有点类似“货币+共同基金”的概念。脸书公司甚至开始研究天秤币与其他主权货币之间的汇率问题。我国央行的数字货币目前定位主要用于发挥交易中介职能。由于为避免和商业银行的不对称竞争,央行暂不对数字货币支付利息,因此目前尚不具备作为投资资产的价值。 第三,从使用范围来看,天秤币将业务中心地注册在瑞士,再加上其价值基础是各种货币计价的金融资产,因此天然具有国际货币的属性。我国的央行数字货币目前只是在国内替代人民币现金使用。同时其发行也主要依赖现有的商业银行体系,不会对国内金融体系和国际金融市场造成直接冲击。 第四,从监管角度看,天秤币是基于私人部门商业行为发行的数字货币,出于保障投资者利益的目的,需要各国政府联合对其进行监管。我国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虽然通过商业银行渠道发行,但却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行为,监管风险低得多。 央行数字货币进入正式流通之后的影响 央行数字货币进入正式流通之后,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 第一,央行数字货币将进一步取代现金的使用。近年来随着我国数字技术和移动支付技术的快速发展,非现金交易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极大方便交易的同时,也降低了现金的使用成本。事实上,现金的使用和维护需要支付高昂的成本,包括现金发行、运输乃至防伪的巨额支出。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将有利于进一步减低现金的使用。与此同时,随着大额现金交易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将有利于央行和监管机构加强对洗钱、地下经济等非法活动的监管。 第二,与现有的非现金支付工具相比,央行数字货币将进一步促进交易便利化,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与目前主流的支付宝和微信等商业化支付工具不同,央行数字货币是由中央银行提供的数字化支付公共服务。公共服务的成本由国家通过财政负担,降低了个人和中小企业使用数字支付工具的成本。除此之外,央行数字货币对电信基础设计的要求更低。据报道,央行数字货币在没有手机信号的地方仍然可以使用。央行数字货币的安全性相对支付宝和微信等商业支付工具更高,也更加有利于在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地区的地区普及使用。这对于降低中小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促进落后地区经济进一步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央行数字货币推出将促进我国数字支付产业的健康发展。随着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一些基本的,对增值服务需求较低的支付交易会从现有的支付平台转移到央行数字货币。这将对现有支付企业造成一定的竞争压力,促使电子支付企业开发更具有细分性和针对性的新型数字支付产品和服务。 第四,在初步试验成功之后,央行数字货币在数字经济领域也大有扩展空间。大数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作为交易的副产品产生,并且能用于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在私人企业垄断交易数据的情况下,不仅难以全面发挥大数据的作用,消费者的信息安全和个人利益还可能遭遇侵害。央行数字货币交易所产生的大数据由公共部门控制,在保障隐私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向全部企业开放,促进数字经济大发展和消费者福利的提升。 最后,央行数字货币在公共支出方面具有广阔的使用空间。通过区块链等技术,央行数字货币的流动具有较高的可追踪性。这种特性可用于对政府公共支出进行追踪,保证实现专款专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近年来,新闻媒体屡屡曝光财政资金被挪用的案例。例如有报道称中央银行为应对疫情所发放的贴息贷款进入楼市,推高了部分地区的房价。如果类似的政府公共支出可以通过央行数字货币支付,将对保证财政资金的正常用途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本文原发于网易研究局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上海重阳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款2亿元的主要资助项目。)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李礼辉 5月5日晚,中国银行前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组组长、清华经管数字金融资产研究中心顾问委员李礼辉在人民网直播中,带来了题为“数字货币:可能重构全球货币体系”的分享。 李礼辉的分享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数字货币进行分类,包括法定数字货币、虚拟货币和可信赖机构的数字货币,他在直播中详细讲解了这三类数字货币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其中对虚拟货币的评价令人印象深刻,他表示, 基于经济层面的因素,虚拟货币还将生存和发展,极少数可能扩张领地,大多数只能偏居一隅。未来,虚拟货币依赖的区块链底层技术创新,如果能够突破规模化应用的瓶颈,虚拟货币的运行机制更新如果能够解决价值稳定问题,才有可能进入大众化的交易和支付场景。 另一部分是现场互动环节,央行数字货币能不能进行国际交易?“到底能不能买比特币?”“未来的证券会不会代币化?”针对这些问题,李礼辉一一做出了回复,他表示,在国际交易方面,目前中国的央行数字货币还没有做出具体的安排,而在未来,证券有可能数字资产化。 图为李礼辉 以下为演讲全文: 大家都知道,2009年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比特币刚刚问世的时候,几乎都是静默无声的。2019年6月18日,由全球社交网络巨头脸书主导的数字货币Libra登场,目标是成为一个不受华尔街控制、不受中央银行控制,可以惠及数十亿人的全球性货币和财务基础设施。中国央行银行的数字货币,据说在小范围内开始了试点,这也受到了高度的关注。 斯坦福大学教授Brian Arthur说,“经济会随着技术的进化而改变它的结构。即改变它的制度安排方式。”所以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数字货币到底会不会重构全球的货币体系?我认为,采用数字化技术的货币形式可以称为数字货币,数字货币可以区分为法定数字货币、虚拟货币、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 法定数字货币 法定数字货币特别关注的是,如何传承和替代传统的法定货币。我认为,具有法定地位、具有国家主权背书、具有发行责任主体的数字货币构成法定数字货币,或称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很多国家的中央银行早在2015年、2016年就宣布启动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据我了解,由于数字货币可能应用的数字技术,包括共识机制、分布式账本等区块链的技术,也包括加密算法、对等网络等等基础组件技术,这些技术目前还没有办法得到超大市场零售级别的高并发需求。因此关于法定数字货币的基本价格架构,各个国家还在论证和权衡,尚未最终做出抉择。这里我们先要讨论一个问题,我们怎么样来评价法定数字货币?关于这一点,业界的看法相对是一致的。 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法定数字货币有一些潜在的好处,比如: 一是可以节省现金流通的成本。特别是在偏远、辽阔的地区,以及在跨境零售支付的场景中,法定数字货币能够有效降低现金流通的成本。同时它可以帮助防止假币,因为法定数字货币是很难造假的。 二是可以强化支付系统的公共属性,推进普惠金融、法定数字货币,能够为公众提供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支付工具。而且它可以不再需要商业银行的账户,甚至不再需要商业银行作为中介。 三是可以为数字资产交易提供端对端的可靠的支付工具。在未来的数字资产的市场中,我们应用智能合约和密钥技术,就能够按照约定的商业条款和适应的法律自动执行,实现价值的转移。 四是可以加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特别是在经济长期衰退的这么一个阶段,法定数字货币是非常方便来实行负利率等特殊的利率政策。 刚才说到的是法定数字货币潜在的好处,专家学者也同时在评价法定数字货币的潜在风险和问题,有这么几个风险和问题: 第一,可能削弱商业银行初始的信贷能力和盈利能力,公众的存款它可能会从商业银行流向中央银行,这样的话迫使商业银行提高利率以获得资金留住客户,商业银行的成本就提高了。 第二,它可能更加容易促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法定数字货币的存款只要满足条件,取出存款很容易,就会引起某一家银行的支付危机,而且引起连锁反应可能会促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第三,在法定数字货币这种架构下,中央银行对货币市场的调控有更加直接的权力。在法定数字货币的情况下,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有可能大幅度扩张的。但是在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中央银行就必须向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流动性支持。 根据央行官员披露的有关信息,对我国的法定数字货币DC/EP做一些解读。 一是采用双层运营投放体系,传承间接发行模式 应用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法定数字货币可以采用“中央银行一公众”的直接发行模式。在直接发行模式中,中央银行可以拥有货币市场调控的绝对权力和能力,可以直接吸收公众存款,这就将限制商业银行的初始信货能力。如果选择法定货币“中央银行一商业银行一公众”的间接发行模式,则将传承现行的货币市场运行机制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传承现行模式的好处是节约和稳健。一是不必另起炉处再造金融基础设施,有利于节省投资;二是不必除旧布新重构货币发行与管理格局,有利于管控风险;三是不必瞻前顾后衔接不同特性的货币发行模式,有利于稳定市场。 二是采用并行技术路线,坚持央行中心管理模式 有人认为,现有的区块链技术无法达到超大市场零售别的高并发需求,目前宜保持技术中性,不依赖单一技术。可以采用“赛马”机制进行技术路线的竞争,指定不同机构采取不同技术路线并行研发,通过技术竞争和市场选择实现法定数字货币的系统优化。 央行应该会坚持中心化的管模式,以保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可靠性,保证货币调控的效率,防止金融机构货币超发。央行对智能合约一直保持审慎的态度,但可能会支持有利于货币职能实现的智能合约技术应用。 三是采用“账户松耦合”方式,替代货币M0 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电子化支付工具采用“账户紧耦合”方式,要绑定银行账户,通过银行账户进行价值转移,在实名制的账户管理制度下,无法实现匿名支付的需求。法定数字货面可以采用“账户松耦合”+电子钱包的方式,脱离银行账户实现端对端的价值转移,减轻交易环节对金融中介的以来,并且在央行许可的范围内实现可控匿名支付。 目前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的设计可能只限于替代M0,即流通中的现金,而非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这取决于对我国的M0、M1、M2实际市场需求和数字化程度的判断。 在我国,微信支付、支付宝应用数字技术,构建以信任链接为纽带的支付和生活服务平台,突破传统支付模式,已经实现十亿级的直线链接。微信支付、支付宝占领了零售支付市场,现金、ATM的交易笔数不断缩减,银行卡成为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账户卡,退守大支付市场。 我国设计中的法定数字货币理论上可以脱离网络、脱离银行执行价值转移。但最终能否替代传统货币形式,取代新兴的电子支付工具,成为主要货币形式和主要支付工具,将取决于4个关键因素: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具有商业价值的经济规模、具备社会认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虚拟货币 如何定义公有区块链社区的coin或 token?有的强调数字技术特征,将coin称为“加密数字货币”;有的强调金融属性,将 token称作“通证”。 我的粗浅看法是,如果认同货币的本质是“一种关于交换权的契约”,应强调“交换权”的经济依托及其金融属性。 coin或 token不仅在虚拟社区内成为价值标记和支付工具,而且可以与法定货币交易,形成交易价格,也就具备了金融工具属性。因此,将coin或 token定义为“虚拟货币”可能更为贴切。同时应该明确,虚拟货币如果没有合格发行责任主体、没有实体资产支撑、没有足够的信用背书,也就区别于法定数字货币,也区别于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 最近2年,虚拟货币大起大落,价格暴跌暴涨。有人挖矿,有人投机;有人发财,有人破产;极少数获准成为证券,大多数涉嫌非法集资。 2014年到2018年,虚拟货币市场出现了一些派生的花样: 一是ICO,也就是虚拟货币上市融资,2014年全球的ICO达0.26亿美元,2016年突破2亿美元,2017年上半年就冲高到12亿多美元,其实中国占了30%以上。ICO属于众筹融资,未经批准就可能涉嫌非法集资; 二是分叉币发行,比特币采用的是去中心化的架构和有限的区块规格,随着时间的推移,挖矿所需要占用的算例资源就越来越多,所以在网络里的拥堵越来越严重,交易成本越来越高,出于不同的利益考虑,更是出于不同的技术解决路径,所以比特币社区出现了分裂。所以2017年开始就出现了一些分叉币,包括比特币现金、比特币黄金、比特币钻石等等; 三是稳定币,刚才提到虚拟货币的价格总是跌宕起伏的,所以这个时候所谓的稳定币就破土而出。市场份额比较大的稳定币是USDT,他们的公司声称,遵循1:1的准备金和美元挂钩,这是完全有美元的实体资产作为支撑。但是从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他们的账户还不是那么的透明,缺乏权威性的监管,特别是全球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都不愿意为他们做审计。所以我觉得这里还存在一些信用风险。 业界对虚拟货币有很多批评,归纳到一个字就是“虚”,这里有很多虚拟的,又没有什么真实的东西。我并不完全赞同这个观点,我认为,虚拟货币,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得以生长,其实具有经济层面的原因,包括: 一是虚拟货币的生存土壤。“去中心化”架构的公有链本质上属于实行自规则的自组织,通行网络共识的治理机制和发行虚拟货币的激励机制,虚拟货币是参与者认可的等价物和支付工具。 二是虚拟货币的市场需求。虚拟货币交易可匿名、可跨境、难管制,既可用于公有链社区,也可用于灰黑色交易,可能成为资金非法流动的工具和投机交易的工具。全球“暗网市场”一直存在*****、枪支,色情等非法交易,规模难以计量,需要“地下”可信任、“地上”难管控的支付工具。 三是虚拟货币的投机市场。例如,比特币大账户是在少数人手里。有人估算,40%的比特币由大约1000个账户持有。这些“关健少数”位于食物链顶端,有可能操纵市场,掌控价格,使得市场上的散户被“割韭菜”,损失巨大。 虚拟货币的技术性缺陷来自“去中心化”的公有区块链架构。在这种架构下,全网验证需要超大规格的数据同步,各个节点的运行能力需要达标和均衡。因此,无论是比特币,还是以太坊,至今仍然尚未解决交易效率和规模化问题。 四是虚拟货币有造币成本,比如比特币由挖矿产生,这必须依靠特定的算法来计算哈希值,经过分布式账本系统确认一致,挖矿成本包括电费、工资、折旧费、租金和维护费。有人测算,目前你要挖一枚比特币的成本大概是3000-4000美元。 虚拟货币的经济性缺陷在于,缺乏足够的实体资产支撑和信用背书,价值不稳定,投机性太重。2018年,比特币触底3158美元,比最高价缩水84%。全球虚拟货币总市值由年初的8350亿美元下降到1100亿美元,跌幅接近87%。2019年比特币持续震荡,9月下旬7天跌幅高达22%。 基于经济层面的因素,虚拟货币还将生存和发展,极少数可能扩张领地,大多数只能偏居一隅。未来,虚拟货币依赖的区块链底层技术创新,如果能够突破规模化应用的瓶颈,虚拟货币的运行机制更新如果能够解决价值稳定问题,才有可能进入大众化的交易和支付场景。 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 我把具有公信力的机构包括金融机构发行的数字货币,称为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法定数字货币因为法定地位和国家主权背书而可信任,其他任何机构的数字货币要做到“可信任”,必须具备这样一些品质: 具有公众信任机构的信用背书; 具有商业价值的客户规模; 具有高效可靠的金融交易和支付平合; 具有可审计的金融资产支撑; 具有行政许可的市场准入。 已经获得行政许可发行数字货币的金融机构包括高盛、摩根大通、瑞士联合银行等跨国银行。数字货币 Libra的目标是成为一个不受华尔街控制、也不受中央银行控制的金融基础设施。这就使 Libra一开始就备受监管压力。Libra协会10月14日首次理事会之前,Visa、 Master、 Stripe、eBay和 Paypal等支付巨头宣布退出项目。那么,Libra到底具有哪些颠覆性的潜力呢? 一是行业巨霸联合创始,覆盖巨大客户群体。Libra由 Facebook牽头,现有联合创始机构还有22家,包括线上支付、电信运营商、线上旅游、线上打车、电商平台、流媒体音乐平台、线上奢侈品平台等,仍然可以为 Libra提供足够的信用背书和覆盖全球的超过20亿的客户群体。 二是应用数字技术,构建独立的金融基础设施。Libra应用联盟区块链的分布式对等架构,应用隐私计算技术保护数据隐私和数据安全,应用 Calibra电子钱包,提供可以覆盖全球各个角落落的点对点、端对端的交易和转账平台,不再需要银行,不再需要第三方支付机构。 三是以硬资产做支撑,维护独立数字货币的价值。Libra协会成员的投资和用户购买 Libra的法定货币,都将成为储备金,用来支撑 Libra的价值。Libra用储备金进行低风险低回报的投资,与低波动率实体资产捆绑,以保持价值稳定。Libra将是锚定法定货币的独立数字货币。 去年我对他们的白皮书1.0版做的一些研究,我觉得Libra要真正达到西方国家的市场准入的门槛,必须解决一些重大问题,包括: 一是必须验证技术平台的效率和可靠性; 二是商业运行模式的可行性和透明度; 三是金融合规管控的实现的路径和可信度。 Libra在瑞士注册,能否得到世界各国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的认同和许可,我认为关键在美国。美国这几年在数字金融方面,迈开了一些步伐,比如美国近几年陆续发数字货币牌照和电子钱包牌照。在法律上,似乎没有足够的理由简单拒绝 Libra的申请。但是面对金融监管机构、中央银行和政客们的质疑,Libra怎么样才能冲破重重障碍呢? 我们看到这10个月以来,脸书是双管齐下,似乎取得了一些进展。我问大家,在法规之外,到底还有什么足以打动美国的政客和美国政府的有关部门?我觉得那应该是国家的经济金融战略。2019年10月23日,在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长达6小时的听证会上,脸书CEO扎克伯格强调了四点,包括: 一是Libra并不是创建全新的主权货币,它只是一个全球支付系统,而且在储备金中美元的占比是最大的; 二是这将扩大美国的金融领导地位,以及在世界各地的民主价值观; 三是如果美国不进行创新,全球的金融领导地位将没有保证; 四是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的部分支付基础设施领先于美国,美国必须建立更加现代化的支付基础设施。 这些话是很有煽动力的。我在去年10月提出,美国近几年陆续发数字货币牌照和电子钱包牌照。在法律上,似乎没有足够的理由简单拒绝 Libra的申请。如果美国试图夺取数字货币全球霸权地位,就有可能对 Libra给予附加限制性条件的行政核准,例如,要求Libra锚定的法定货币篮子中增加美元比重以符合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要求Libra循关于反洗钱、反恐融资、反逃税的法律规范。 2020年4月6日,脸书发布Libra2.0版白皮书,在满足政界要求,适应金融监管规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前进了一大步。 第一,强化美元的货币霸权地位。Libra将新增一类数字货币,也就是锚定单一法定数字货币,比如美元、欧元、英镑等,与此同时还是要发行全球性数字货币Libra。我认为,Libra事实上将会成为美国在数字经济时代继续推进美元货币霸权的工具。 第二,强化金融合规的标准。Libra宣称未来将不再采用去中心化的技术架构。Libra承诺将会制定金融合规和全网风险管理的综合框架,建立反洗钱反恐,遵守制裁和防范非法活动的严格标准,打击各类金融犯罪。 我们可以看出,如果Libra在2019年还只是一张有点惊世骇俗的草稿,那么现在它应该是一个可供建设和施工的蓝图。 超主权 数字货币 Libra对现有货币体系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超越国家主权、僭越中央银行、跨越商业银行。超主权数字货币有可能从根本上重构全球的货币体系。 一是可能冲击主权货币地位。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地位本质上取决于公众的信任,“法定”只是加强了公众信任。贝壳成为原始货币并非出于“法定”,而是公众认可的等价属性。落后国家、弱小国家如果道遇重大经济困难,主权货币就可能失去国民的信任,就可能被超主权数字货币所取代。经济兴隆的国家或联盟的主权货币一般不会退出货币舞台,也可能成为超主权数字货币的锚定对象,但货币地位有可能主次更替。 二是可能重塑货币霸权地位。超主权数字货币的霸权地位,将由盖范围、用户规模和实体资产规模来决定,全球有可能出现几个势均力敌的超主权数字货币系统。全球流通的超主权数字货币也许不再有明确的国别标签,最为重要的是公众认可的全球性商业信用和数字信任。 三是可能形成跨越商业银行的金融体系。Libra这类数字货币很有可能进化成为超主权数字货币,形成可以覆盖全球各个角落的金融基础设施,从而可能从支付清算入手,逐步进入储蓄、融资、投资、保险、资产交易等领域,渗透平民大众的经济生活,全面争夺金融业的市场。 四是可能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人民币如果未能纳入全球性的数字货币体系,就有可能削弱未来的影响力范围。 综上所述,数字货币很有可能重构金融模式和货币体系。这是现实的挑战,也是未来的机遇。我们在这里应该怎么做呢?有三点: 第一,数字货币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金融业的数字化的变革。所以我们国家应该立足于数字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数字金融制度的建设,抓紧建立数字信任机制,制定发行数字货币发行、数字金融市场监管、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监管、虚拟货币监管等数字金融制度。 第二,数字货币在未来的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居于核心地位,当前很有必要抓紧研究发行中国主导的全球性数字货币的可行路径和实施方案。 第三,应该抓紧研发数字金融技术国家标准,加强国际监管的协调,促进达成数字金融的监管共识,建立数字金融国际监管的统一标准。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并努力争取我们国家的话语权。 互动环节 问:中国的法定数字货币会不会跟黄金挂钩? 李礼辉:我了解的情况是,目前是不会的。我们国家的法定数字货币,实际上是我们传统的货币,也就是人民币的数字化,是货币的数字化形式,它并不直接跟黄金挂钩。 问:法定数字货币会不会取代或驱逐纸币? 李礼辉:长远来看,我认为法定数字货币是有可能会逐步的取代、替代甚至驱逐传统法定的纸币。就像我们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之后,我们的现金也变得越来越少了。但是,我认为在法定数字货币推出之后,短期比如3、5年甚至10年内,可能还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它是逐步取代或驱逐的过程。 问:到底能不能买比特币? 李礼辉:刚才提到这几年比特币暴涨暴跌,有人投机,有人发财,有人破产,所以我慎重地提醒各位,投资有风险,比特币的投机风险更大,大家入市一定要非常谨慎哦。 问:央行数字货币能不能进行国际交易? 李礼辉:跨境的点对点、端对端、大范围的交易,这是数字货币应有的能力。当然,我们中国的法定数字货币能否进行国际交易、跨境交易,现在央行还没有做出具体的安排。 问:未来的证券会不会代币化? 李礼辉:未来的证券可能会数字资产化,在未来的数字资产市场中,会有一些证券和其他金融工具,采用的数字化的方式,所以我们应该要进一步研究数字市场的未来的建设和发展,这是另外一个很大的问题。 (本文作者介绍: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5月6日电(左宇坤)疫情的阴霾逐渐散去,城市的烟火正在回归。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中,不少人是在愉快的“买买买”中度过的。不同于以往的是,此次的假日消费中多了消费券的助力。 据粗略梳理,全国有20余个省份的60余个城市在“五一”期间进行了消费券的发放。加上各地之前已经投放的仍然有效的消费券,总金额近百亿的消费券涉及到餐饮、旅游、家电、汽车、文娱等方方面面,为这个假期“添了一把火”。 消费券遇上小长假,“券”动消费几成? 在北京,4月22日,北京西城区宣布将累计发放1.5亿元消费券,“五一”正是首批消费券的集中使用时段;5月2日,总额5000万元的北京市惠民文化消费电子券启动发放。北京长安商城相关负责人表示,“五一”小长假较前一周周末客流上升近三成,销售环比上升80%。 政府之外,许多商城、电商平台等推出了以消费券为代表的促销活动。北京朝阳大悦城表示,截至5月5日,商场小程序上已有10.3万人购买了消费券。5月1日,销售额超1800万元,恢复至去年同期的八成;客流5.3万人,恢复至去年同期的五成。 5月5日,北京市商务局数据显示,北京百家企业“五一”期间销售额39.6亿元,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的94.1%。 “五一”假期,上海市举办的“五五购物节”系列活动则吸引了阿里巴巴、拼多多、苏宁、美团等众多企业参与,均计划在此次购物节中发放消费券、购物券。自“五五购物节”启动以来,单是上海新世界城就共带动消费增长10000多万元,市民到店客流增幅超100%。 上海市商务委数据显示,截至5月4日,各大企业承诺发放消费券额度累计已超过200亿元;自5月4日20:00购物节启动至5月5日14:12,上海地区消费支付总额已超100亿元。 而在湖北武汉,4月30日中午12点,武汉第二批消费券正式开领,使用有效期为4月30日至5月6日。当天的12:00至12:20的短短20分钟内,支付宝平台就已核销4000张武汉消费券,美团平台和微信平台也已分别核销约2000张。 在天津,河西区、武清区、津南区在假期前分别投放了500至1000万元的消费券,各区消费券拉动比都在10倍以上;在厦门,各区在5天的假期中准备了上亿元的消费券提振消费,预计可拉动消费16亿元;在沈阳,5月1日至3日的三天里共有18.5万张消费券在22482户商家被核销使用,用券消费带动交易额达3968.9万元…… “撒券”俩月,1块带动3块5 “提前列好购物清单,算好来买的”“1万张300团400的消费券,不到一个小时就被抢光了,排队换券的顾客在商场里绕了几圈”…… 为了对冲疫情造成的冲击,刺激消费回暖,从3月起,多地跟进出台扩大消费政策,“消费券”成为了关键词。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蚂蚁金服研究院基于蚂蚁金服支付大数据对杭州消费券的最新研究发现,与没有消费券时的日常消费量对比,每1元消费券能带动3.5元的新增消费,并建议全国再发5000亿元消费券。 这么多消费券投向市场,对商家而言,哪些行业受益最大? 研究显示,消费券面额较小时对“必需型”消费拉动效应显著,如杭州市3月27日发放的小额消费券拉动效果最高的是食品和餐饮服务行业;而当4月3日消费券投放面额增大后,美妆服饰等“享受型消费”行业受拉动较大。 对消费者而言,消费券也得到了各个年龄段人群的青睐。 研究发现,使用消费券并不只是年轻人的事。在其拉动的新增消费中,最明显的是中老年群体。其中41-50岁人群的消费拉动效应最高,为4.2倍,中老年人释放的消费力不可小觑。 《2020中国移动互联网春季大报告》也显示,2020年3月,加入移动互联网大军的41岁以上用户增长了965万,占了增长总量的一半以上,且更多46岁以上的中老年用户开始使用支付应用。 目前来看,在老年人中,微信因为其社交属性更容易触达中老年用户,相比支付宝拥有更大的优势。对支付宝来说,此次消费券的发放也是打开中老年用户群的一块“敲门砖”。 不只买买买,小“券”拉动大转型 除了直接拉动消费,消费券还为经济生活带来了许多其他的变化。 如此大额的消费券,如何送到消费者手上是一个大问题。目前看来,消费券的主要发放渠道为当地政务公众平台和支付类APP两种。 有些地方的消费券通过以公众号为主的当地政务公众平台发放,比如南京的“我的南京”、济南的“济南本地宝”以及北京西城区的“西城消费”公众号。更多的是与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云闪付、美团、翼支付等众多支付APP均以不同形式参与了消费券的发放活动。 “通过互联网平台发放消费券的优势首先在于避免所谓的‘灰色市场’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许可表示,互联网平台的数据能保证政府的资金流入到真实的场景中去,也有助于政府评估消费券的使用效率。 在使用消费券的过程中,消费者被引导至线下,大量商家也随之转移到线上。消费券不仅带来了新用户,更重要的是覆盖更多线下商家,起到了加速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 “4月以来,全国每周平均有近100万商家开通收钱码,开始数字化经营第一步。”支付宝称,在每周新增的百万“码商”中,有35%商家来自四线以下城市,餐饮、服饰、家具、生鲜、超市等5大行业的实体店是投身数字转型最多的。 支付宝数据还显示,“五一”期间,在消费券刺激下,全国800多万小店实现逆风翻盘,单日收入超去年同期水平,其中500多万小店单日收入是去年五一的两倍以上。多位经济学家认为,随着消费券发放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也将进一步提速。 “五一”假期已经过去,但消费券的发放并没有结束。在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端午小长假时段,不少地方的消费券已经安排上了。 消费的同时,也有许多人对消费券该如何发有了更多的思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认为,未来应该采取“双层”消费刺激方案,对低收入群体和疫区民众发放现金券,同时在全国更多城市通过数字化方式发放消费券,有效进入实体经济。 你“五一”拿到消费券了吗?你更期待怎样的刺激消费方式呢?
新华社大连12月29日消息,近来,一些非法网络支付平台通过技术手段为“黄赌毒”、电信诈骗及地下钱庄等违法犯罪行为提供支付接口服务,从中牟取暴利。日前,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公安机关破获多起非法网络支付案件,打掉一批非法支付平台,维护了国家金融管理秩序。 以“聚合支付”为名行非法网络支付之实 在公安部经侦局部署和指挥下,辽宁大连警方近日破获一起特大非法经营案。深圳爱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聚合支付”名义,从事非法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截留商家资金,涉案金额92亿余元人民币。 据爱贝公司商务部老员工蒋某某交待,爱贝公司先通过注册多家“壳公司”方式向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套取支付通道,再将这些支付方式整合成一个二维码发送给商家使用。 据介绍,消费者付给商户的钱并没有直接进入到商家的账户,而是先进入爱贝公司的账户。爱贝公司根据与商家约定的交付款时间将资金结算给商家,并收取一定的服务费。服务费金额根据客户情况及约定结算时间长短确定,一般来说为代收总金额的1%左右。 “聚合支付本身并不违法,但如果聚合支付平台从事了结算业务,对商家的资金进行了截留,形成所谓‘资金池’,就是非法行为,风险很大。”公安部经侦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非法支付结算业务一个鲜明的特征是平台在未取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的情况下,将消费者付给商家的钱截留,从中直接抽走手续费后,再转到商家账户。 “取得监管部门颁发的许可牌照,需缴纳一定金额的备付金用于保障商家的资金安全,但像爱贝这类平台没有任何资质,商家的巨额钱款捏在他们手里没有任何保障,一旦他们卷款跑路,商家必定损失惨重。”大连市公安局沙河口分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范延群说,今年5月起,由于爱贝私自挪用商家资金,已造成至少3000万元资金无法支付给商家。 为违法犯罪提供非法资金通道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网络支付领域的巨大市场利益,威胁公众财产安全和国家金融秩序。 大连市公安局沙河口分局常务副局长刘汉存说,支付行业里,有一些不做资金结算业务,专门为“一码多付”提供技术支持的被称为“聚合支付”,而那些没有牌照,却打着“聚合支付”旗号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则俗称为“二清”,“二清”是非法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非法网络支付平台还成为其他违法犯罪发展蔓延的温床。例如,他们为从事赌博、涉黄等网络犯罪的网站提供资金结算服务。 “这个领域实际上还存在‘黑吃黑’现象”,刘汉存说:“我们共冻结了519家商户的资金,但现在来递交材料申请解冻的只有115家,爱贝公司知道,一些商家从事的是非法业务,他们的资金就算被截留,也不敢报警。” “抓蛋”“打字练习”“趣跑”……近年来,非法网络支付平台的新型犯罪手法层出不穷。在今年4月山东烟台警方破获的一起特大非法经营案中,犯罪嫌疑人开发运营一款名为“抓蛋”的手机应用,通过招募代理,发展大量网络支付用户“兼职”收佣,为赌博网站等犯罪团伙提供“代收代付”类的非法支付结算业务,涉案金额巨大。 警方介绍,非法网络支付活动在合法资金通道与违法犯罪活动之间搭建“地下通道”,虚构交易背景,帮助违法犯罪资金逃避监管,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危害支付安全。 维护金融安全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记者注意到,一些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的运营机构,近期也在加大对网络支付的监控。 中国银联风险控制部高级主管王宇表示,银联将结合相关非法网络支付平台典型案件开展深入分析,依托大数据和智能风控相关技术,建立健全非法支付监测模型。 网联清算有限公司风险合规部高级经理胡海洋说,下一步,网联平台将积极持续开展以数据为基础的建模分析,聚焦非法网络支付平台,同时将拓宽监控范围,对电信诈骗、洗钱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风险监测,助力监管机构监测风险点和违法违规行为。 胡海洋等人表示,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首先不要随意出租出借自己的个人银行账户、支付账户,更不要将个人身份信息出卖他人使用。其次,在日常线下购物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付款码信息,并对个人银行账户或支付账户适当设置交易限额。如出现疑似诈骗、盗取账户资金等情况时,应及时与银行或第三方支付机构联系,紧急止付资金并报警。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持续严厉打击网络支付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维护公众资金安全,净化支付市场环境。 (原题为《斩断网络黑产资金结算通道——多起非法网络支付案件调查》)
一、5亿人,100亿次福字 集五福到了,过年也就不远了。 1月13号,支付宝开启了集五福活动。用户集齐爱国、富强、和谐、友善、敬业五张福卡之后,可以在除夕夜瓜分5亿奖金。这是集五福的第五年,2016年以来,集五福已有超过5亿人参与,超过100亿次福字被扫。 “五个福出了三个敬业,有人要吗?“ 张鹏对于2016年敬业福少到“令人发指”还记忆犹新,而今年他的敬业福却多到发愁送不出去。用户也普遍反映今年集五福挺容易的,上线不到一个小时,全国已经有12万人集齐了五福。截止16号早上10点,已经有超过3100万人集齐五福。虽然张鹏对集五福还保留着“仪式感”,但也有不少人反映漠然:“为了1块多,花一堆时间扫来扫去,没意思。” 如今的五福,不再承载当年支付宝破局社交的野心,“红包”属性也逐渐变淡,而是往“中国新年俗”上面引导,强调沾福气,打“文化传播”牌。按照支付宝五福项目组产品经理冠华的话来说,就是“每个人分到的可能并不多,但大家愿意把它当作过年的一件乐事”。 在“没新意”的质疑下,今年的集五福玩法除了“AR扫福”,“蚂蚁森林浇水”、“蚂蚁庄园喂鸡”等方式继续沿用外,还新增两项新玩法。 “全家福”是五福之外的另一张福卡,凭借此卡有机会抽取“帮你全家还花呗”的奖品。这是去年“花花卡”的升级,虽然“全家福”的获奖名额减少至888份,而截至16号早上10点,已经有超过5300万人集到了“全家福”坐等抽奖。“福满全球”则是一个点亮全球九大地标的活动,集的福越多,点亮的地标就越多。 二、“高频打低频”之痛 集五福已经走到了第五年,它的变迁也映射着支付宝战略的转向。 集五福诞生于支付宝的“社交梦”。2015年春节,微信红包几乎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除夕当晚,2千万人发出了超过10亿红包,后微信支付绑卡用户成功破亿,腾讯短短时间完成了阿里几乎十年的积累,被马云称为“偷袭珍珠港”。从此之后,微信凭借社交属性进一步攻城略地,移动支付的格局变了天。 微信依靠高频社交属性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演化成一个连接人、服务、生活的生态系统,而支付宝却更像一个工具,这让阿里不安。 2015年7月,支付宝推出9.0版本,在一级页面出现“商家”和“朋友”频道。 2016年春节,支付宝也推出了主打强社交属性的集五福活动,当年的游戏规则是用户加10个新好友就可以随机获得3张福卡,而福卡可能会重复,好友之间可以相互转赠和交换。其意图很直白,就是要激活支付宝用户之间的关系链,但集五福并没有达到支付宝的心愿,热闹之后,加了的好友“躺尸”在列表里,用户也没有因此开始用支付宝聊天。 易观数据统计,自2015年至2016年第二季度季度,支付宝市场份额由68.4%跌落至55.4%,而财付通由20.6%升至32.1%。 几番探索未果后,不甘心的支付宝开始“剑走偏锋”,2016年11月,支付宝圈子功能上线,开放“校园日记、白领日记”,日记只允许女性用户发状态,里面不乏大量大尺度照片,而想要评论和打赏必须是芝麻信用750分以上的用户,其余的只能围观。 这个版本迭代把支付宝推向了风口浪尖,博足眼球的同时,也遭受了强烈非议,甚至一度被网友戏谑地称为“支付鸨”。此事以日记关闭,当时的蚂蚁金服董事长彭蕾公开道歉而潦倒收尾。 此后,集五福温和了许多,2017年,虽然保留了好友相互赠福的功能,但不再主打激活关系链,还增加了AR扫福,蚂蚁森林浇水等集福方式。 被调笑为“五行缺社交”的阿里,如何解决“高频打低频”之痛? 阿里放弃死磕社交后,数据却涨了上来。Trustdata的数据显示,2018年12月,支付宝的月活首次超过QQ,成为国内第二大APP。2019年,支付宝进一步坐稳了第二的宝座。Questmobile去年的秋季大报告显示,微信和QQ的月活都有所下跌,同比下降了0.48%和1.08%,支付宝的月活却增长了3.38%。 高频打不过,支付宝换了一个思路——多维。 蚂蚁金服董事长兼CEO井贤栋透露:“截至2019年6月底,中国每10个支付宝用户就有8个使用了蚂蚁金服至少三种服务,4个使用五种服务,包括支付、财富管理、小微信贷、保险和信用服务。” 当用户需要解决需求时,如果支付宝能派上用场,占领三个以上的多重场景,哪怕用户在其他产品里消磨时间,到时候也还会回来。支付宝目前集合了转账、还款、理财、芝麻信用等金融服务,出境、缴水电煤费、政府办事、公积金等生活服务,蚂蚁森林、蚂蚁庄园等娱乐活动,几乎把阿里系的整个生态集合在内,成为了一个超级工具箱。 逍遥子此前曾说:“我们的打法是大生态的打法,或者内部来讲,是集团军的打法。阿里任何一条战线,在市场上都能找到非常强劲的竞争对手,但关键是,我们所有人加起来,能创造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怎么样建立一个体系的优势,这个是很重要的。” 三、五福里的“心计” 今年的集五福也充分体现了阿里“打群架”的思路。 福卡所到之处,到处可见“阿里动物园”的身影。“领高德好礼,享打车红包”、“上优酷过福年,0元抽大奖”,一张张福字变成了喜庆的广告版,阿里系的产品以拜年之名,乘机塞起了各种礼券。 注:集五福活动截图 不过在动辄“百亿补贴”、“二十亿红包”面前,集五福的玩法越来越复杂,集齐的人越来越多,五福的奖金却没怎么涨。 2016年和2017年,集五福的奖金分别为2亿元。第一年79万人平分了270多元。也正因为集齐人数太少,导致骂声一片。第二年,集齐的人猛增至1.68亿,最高的拿到666元,最少的只有几毛钱。到手的钱太少,也有人因此怨气冲天。 2018年和2019年,奖金池扩大到5亿,分别有2.51亿和3.3亿人集齐了五福。奖金发放依旧采用拼手气的方式,比如,去年中奖金额就多为1.68 和 2.08 元。 参与用户数太大,支付宝就算砸100亿,按照去年的人数计算,平均一人只能分得30多块,难有实质上的惊喜。打法上,集五福也逐渐被定义成一个“互联网时代的过年方式”,试图成为一种新的文化传承。淡化“谈钱”后,支付宝的目的还是在于拉新和促活,今年的五福就暗藏不少“小心计”。 集五福的设计有意激活银发人群和下沉市场。 今年的集五福突出了“家”的概念。“全家福”是帮全家还花呗,用户和家人一起组建“我的家”,就可将还花呗的金额从18,888元,提升至48,888元,“我的家”同时也是今年一种重要的集福方式,用户可以通过“到店消费”等方式获得积分,并获得福卡和兑换产品。 “我以前不参与集福,今年开始主动集了!是什么心理?”张芯自我分析到:“感觉现在集五福这个举动,会让人有一点要过年了的感觉,回家可以和身边人交流,我可以转福卡给他们。” 此前有报道称,从2016年到2019年,集五福的用户增长了125%,而其中90后和银发族的人数增幅最多。而今年,通过“全家一起集福”的玩法,五福有望通过主流用户带动其他家庭成员,“我的家”人数上限是10人,这意味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三姑六婆都可以被邀请进入,为支付宝挖掘更多下沉以及银发人群。 海外用户,也是集五福谋划的一块增量。 “福满全球”中,有迪拜哈利法塔、西班牙巴特罗之家、澳大利亚墨尔本之星三个海外城市,也是近年来支付宝在大力推广的市场,支付宝数据显示,过去四年,全球有千余个城市参与集福,其中东京、曼谷和新加坡是参与“集五福”最有热情的海外区域。 这与支付宝2019年国际市场的扩张不谋而合。“截止2019年6月,支付宝的全球用户数已超过了12亿。”蚂蚁金服董事长兼CEO井贤栋在去年9月的阿里巴巴投资者大会上宣布了这一数据,并表示,“支付宝在2019年上半年持续保持20%的增长。蚂蚁金服已经打造了9个当地版本的支付宝,中国内地的消费者也可以拿着支付宝在全球多个市场使用支付宝。” 集结30万商家,五福还想联动线上线下。 “扫福得福,有惊喜优惠”,今年这类集福的“福卡”也大量出现在了线下店家里。五福项目组表示,全球有30万商家和支付宝合作,五福打通了线下消费场景,而集福游戏也联动了商家。 避开社交的软肋,今年的集五福进一步利用了阿里在电商的优势,一方面在线上和各大品牌绑定,一方面在线下和三十万商家联动。方式上,通过线下消费、春节团圆互动、蚂蚁森林、运动、蚂蚁庄园等多种集福方式,不再过分强调社交,而是用多个场景绑定用户。 一个小小的福字背后,体现着阿里系的整个生态格局。随着支付宝战略的演变,集五福不再负担激活社交的“不可承受之重”,逐步向“新民俗”转型。 不过,今年,你还集五福吗?
违规被罚超千万 通联支付代扣又惹质疑 支付业务连收央行罚单,金融科技能否成为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新出路? 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发布新罚单,通联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联支付”)宁夏分公司因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被警告,并处以44万元罚款。 根据公开的信息显示,通联支付目前收到央行西安分行、合肥支行、上海分行等多地的处罚,罚款累计超千万元。在支付业务被罚之外,《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通联支付还出现了扣款商户名称与实际商户不符的情况。具体而言,多个用户出现收到代扣还款显示为(特约)小通商城的消费通知,但实际是通联支付为现金巴士等现金贷平台的借款代扣。 对于央行罚单,通联支付方面向记者表示,“支付行业发展时间较久,一直是在监管的要求下开展业务,作为在支付行业运行十多年的机构,可以生存下来的关键是了解监管的核心精神,落实监管要求,按照监管要求的方向提升业务能力。” “小通商城”做代扣 用户卢女士家人对记者表示,通过现金巴士借款后,在还款时发现扣款方显示是小通商城。“本人并没有在这个平台(小通商城)上交易过,对照扣款数额,应该是现金巴士的借款代扣。” 事实上,已有多个来自黑猫投诉平台的投诉人均公开提及,本人在网络借款平台借款后,在还款时显示商户为小通商城代扣。 用户公开表示,“最近收到了(特约)小通商城的消费通知,自动扣款数百元,但此前本人并未在该商户消费和交易。据用户咨询客服后反映,并非用户在商户的消费行为,而是现金巴士、二手车融资市场有用分期等借贷款平台借助通联支付作为支付通道进行的扣款行为”。 被代扣用户的一个关注焦点在于,为何通联支付要隐去真实扣款平台的名称,而用小通商城代替?对此,通联支付方面回应称“摘要显示有误”。卢女士告诉记者,“在联系通联支付时,对方拒绝告知商户信息。” 此外,根据卢女士提供的借款相关信息可以看到,网络借款平台现金巴士涉及收取砍头息。2019年9月11日,卢女士在现金巴士平台上借款1000元,借款期限为3个月,下款后马上被扣取了118元的手续费,此外“每期还款时还需要还累计72元的服务费”。根据卢女士的借款合同,出借方为上海中谷消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现金巴士平台作为居间方。 2019年底时,公安部在通报的“净网2019”专项行动典型案例中,有第三方支付公司为“套路贷”提供资金支付结算服务,非法获取高额利润。公安部相关人士现场表示,公安机关将对“套路贷”违法犯罪活动继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对网络“套路贷”犯罪涉及的技术服务商、数据支撑服务商、支付服务商、推广服务商等进行生态式、全链条打击。 特别是对明知是“套路贷”仍为“套路贷”研发系统平台和APP的科技公司、为“套路贷”进行网上推广的网站和平台、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提供数据支撑的数据公司、为“套路贷”开通资金结算渠道和提供支付服务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公安机关将依法查处、严厉打击,绝不姑息。 有了解支付行业的从业人士告诉记者,“高利息贷款的支付通道费很高,支付公司和贷款平台的代扣协议中,一般会商定出一个较高的费用,几乎是同行业仅次于游戏类三方支付费用的1.5倍,而且这种方案一般是支付公司跟金融公司商量好的,我给你提供代扣代收委托支付业务,风险自担,但要价很高。” 对方进一步表示,“在支付行业不景气的现在,这是唯一能够让支付公司合法生存下去的方案。” 但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12月,央行发布《关于规范支付创新业务的通知》,要求加强支付业务系统接口管理,包括加大交易监测力度,确保接入单位将支付业务系统接口用于协议约定的范围和用途,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支付业务系统接口被用于违法违规用途。 “代扣业务发生时不必征求用户许可,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央行在281号文中明确强化代扣业务管理,并禁止收款人滥用、出借、出租、出售代收付交易接口。”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薛洪言曾公开表示。 个人信息授权合理与否不能由个人判断? 支付行业人士看来“收单只是入口,大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都在向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方向转型。” 事实上,第三方支付机构早已开始谋求转型。如推出支付加理财、信用支付为主的服务,或者全面转型为新金融综合服务商,布局信贷、财富管理、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科技公司和数据调查公司等,亦或者布局互联网理财,并提供包括授信、供应链融资、消费金融等增值服务,演绎“支付+”概念。 通联支付同样也在寻求新的突破。 记者注意到2019年4月,小通生活APP上线。作为通联支付旗下通华小贷开展网上贷款业务的线上APP,推出借款产品小通生活。 天眼查信息显示,通华小贷成立于2017年6月,三大股东分别为上海通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上海通华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和上海通联银华支付网络服务有限公司,最终实控企业为通联支付。 在通华小贷的借款小通生活APP中,对于用户隐私授权的要求较高。 记者下载小通生活APP看到,在用户协议中显示,隐私协议要求访问行为、访问相机。在“还款管理及逾期债务催告”中提到,“如果无法与您获得联系,我们会使用您提供的紧急联系人与您获得联系”。此外,用户还要允许小通生活与第三方共享个人信息。“只有共享您的信息,才能提供您需要的服务。”而这些第三方,包括提供技术服务、电信服务、客户服务、风控服务、审计服务、催收服务、法律服务、支付服务的机构以及借款资金方。 对于是否个人用户隐私授权是否在合理范围内,通联支付人士认为,“个人信息授权是否合理需要对照监管要求来看,不能由个人判断”。 此外,根据此前的信息显示,通联支付已累计收到至少12张罚单,累计被罚超千万元。但对于支付公司收多张罚单是否会影响支付牌照展期时,业内认为影响较小。 易观智库支付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认为,“通联支付作为成立时间较久的支付公司,收单的规模和范围一直是全国前列,收到的关注比较多,投诉相对也会比较多。”
又一P2P暴雷!老板曾是蚂蚁金服研究院院长,支付宝第二次踩雷? 1月2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分局发布对杭州玛瑙湾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情况通报,称已对该公司进行立案侦查。 目前,杭州玛瑙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玛瑙湾”)负责人正在接受公安机关调查,相关资产也在查扣中。警方表示,公安机关将加快工作进度,适时公布案件进展。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根据通报,集资参与人可在全国协查发布后前往本人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登记报案;或携带报案材料(身份证正反面、银行转账凭证、借款协议等复印件)进行现场咨询和登记报案,也可通过邮寄方式报案。 一个月前前,玛瑙湾曾发布公告称启动退出工作,并将通过业务转型实现企业发展。根据玛瑙湾此前公告,平台决定于2019年12月8日起,正式启动退出工作。 企查查信息显示,玛瑙湾成立于2015年6月,法定代表人为陈达伟,是杭州玛仔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31日,玛瑙湾累计借贷金额为417.76亿元,借贷余额为25.89亿元,逾期金额为0。 值得一提的是,玛瑙湾与蚂蚁金服关联颇深。据了解,陈达伟于2009年加入蚂蚁金服研究院担任院长、蚂蚁金服总裁助理以及投资部总监等,主持和参与快捷支付、支付宝钱包、O2O、余额宝、招财宝等项目。 资料显示,2009年,陈达伟加入蚂蚁金服研究院担任院长,花名“房玄龄”,人称“房院长”,后又负责组建投资部。2013年,陈达伟主导入股天弘基金,助力业务团队创立余额宝。 2015年,陈达伟向井贤栋递交辞呈,并创建了玛瑙湾。在玛瑙湾成立初期,陈达伟在支付宝的同事——淘粉吧CEO刘俊表示要投资2000万支持陈达伟。而后,双方达成了流量入口相关合作,为玛瑙湾接入淘粉吧流量进行获客。 同样的,玛瑙湾的技术总监马荣海曾任蚂蚁金服无线事业部高级工程师。此外,玛瑙湾的股东、天使投资人淘粉吧创始人刘俊也曾是陈达伟的同事,并就职于支付宝无线事业部。 就目前来看,从蚂蚁金服出来的互联网金融创业者已在一个月内连续踩雷2次。除了玛瑙湾外,同样处于杭州的米庄理财也已因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而被警方立案。 据了解,米庄理财的实际控制人钱志龙为阿里巴巴的75号员工,曾担任前支付宝用户事业部负责人。 2019年12月18日,米庄理财发布通告称,平台已经无法保证持续良好地运营。根据公告,米庄将停盘并进行有序退出程序,停止发布标的,同时停止对到期标的进行单独兑付。 很快,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于12月29日发布的通告显示,杭州信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米庄理财)法定代表人钱某龙主动向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投案。其中,钱某龙为米庄理财实际控制人钱志龙,也是爱财集团的创始人兼董事长。 根据媒体报道,2009年钱志龙被调回支付宝任消费者事业部总经理。2010年中,钱志龙请了一个月假,和家人去海南度了一个月的假。躺在三亚的沙滩上,他决定离开阿里再出发,回到杭州,他就向刚刚履职的彭蕾交了辞呈。 2014年,钱志龙创办了基于大学生分期付款的消费平台—爱学贷。在校园贷被叫停后,爱学贷于2016年12月升级为爱又米,专注消费金融。2017年4月,在融合米庄理财、爱盈普惠等品牌的基础上,爱财集团应运而生。 根据2018年10月9日,杭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公布《杭州市重点拟上市企业名单》,包括浙商银行、爱财集团等84家企业进入上市重点培育名单。而今,浙商银行完成上市,而爱财集团则已陷入囹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