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第四范式(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第四范式”)与上海来伊份有限公司(下称“来伊份”)在上海来伊份总部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依托于第四范式最新发布的企业级AI操作系统AIOS、线上智能运营系统天枢以及AI算力平台SageOne等全方位AI能力,实现来伊份在供应链管理、线上运营、门店选址等多个业务场景的智能化升级。来伊份董事长施永雷、副总裁周晨君、副总裁陆顺刚、董事长特别助理兼副总裁向明辉,第四范式创始人兼CEO戴文渊、总裁裴沵思、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胡时伟、销售副总裁何宁等有关领导出席了签约仪式。 据悉,此次双方合作将通过第四范式的企业级AI平台及算力,以及在互联网领域沉淀的经验,帮助来伊份做好全域的数据打通与线上运营,实现服务的精准化;同时重构供应链体系,实现效率的最大化。以线上运营为例,将借助第四范式天枢平台实现“千人千面”的智能推荐,以及高价值用户的精准识别,提升线上的用户留存与转化。在供应链方面,通过智慧供应链系统实现对商品的精细化管理,提高门店补货以及采购下单的及时性与准确性,降低库存压力、盘活企业现金流。此外,双方还在门店选址方面合作,基于AI的分析多维度数据精细化到每个社区门店的智能选址,大幅度提升开店成功率。 来伊份是中国休闲食品连锁行业的先行者,在全国拥有超2800家门店及3000万会员。自2017年起,来伊份全面加速其线上、线下全渠道的转型布局,目前已打通来伊份APP、天猫、京东、苏宁等多平台合作,覆盖到店、到家、1小时速达、社区团等多重消费场景,并催生出社区综合体等特色业务模式,顺应新零售的发展趋势、满足客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来伊份董事长施永雷表示:在过去的几年来伊份率先完成了信息化布局。面对如今多场景、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我们认为未来的零售一定会从流量思维转变成精准思维,从今天进店多少人蝶变成今天进店的是什么人。这背后,人工智能是实现消费者精准化运营的关键抓手,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更强大的技术平台,来支持来伊份线上线下全场景的智能化转型战略。第四范式的AI平台与我们的战略目标高度契合,今天范式赋能给我们所有的算法、算力等最新的AI技术,未来,我们双方将共创新的业务场景与商业模式,共同打造智慧零售新形态的标杆。 谈及双方此次合作,第四范式创始人兼CEO戴文渊表示:来伊份是一个极具技术前瞻性的零售企业。在智能化转型的道路上,坚持要做整体价值的创造者,不做片段价值的输出者,这意味着其对于智能化的理解并不只是一两个场景的尝试,而是一个企业价值的重建过程——包括从商品的运营升级为做消费者运营,把20多年市场历练出的供应链体系盘活成兼具效率和敏捷的智慧供应链等方方面面。很荣幸第四范式能够成为来伊份整体智能化转型道路上的重要伙伴,从顶层设计到业务场景落地上开展全面合作,见证中国顶尖零售巨头在AI时代的商业创新。
9月2日,佳兆业创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控股股东为佳兆业新事业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佳兆业集团执行董事孙越南,注册资本20亿元。 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软件、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销售;信息系统设计、集成、运行维护;信息技术咨询。而佳兆业新事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6月19日,注册于香港。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佳兆业官网介绍显示,佳兆业以“科技+产业+金融”为核心战略模式,致力于打通从策划设计、开发建设到招商运营的全链条产业生态体系,专注于产学研合作平台搭建、产业孵化器加速器打造、产业园区招商运营服务、产业新城及特色小镇综合开发、轻资产运营、产业基金等业务模块。 其中,科技是产业升级的原动力,佳兆业紧紧把握科学技术创新源头,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与大型高科技企业共建科技产业品牌,基于智慧城市、大数据、物联网等科技题材,构建全链条孵化培育体系。 在科技孵化方面,KMAX梦佳速依托成熟的创新孵化运营经验及多元化资源优势,为人工智能、物联网、医疗健康、TMT、消费升级、大数据等六大领域创新科技型企业构建产业赋能型服务平台。在全球范围内链接大型企业、高校、金融机构等产业资源,提供融资对接、产业活动、空间运营、创业咨询等多方面的创新发展服务,形成高效落地的产业发展机会,打造产业赋能生态体系,多维度擎动产业创新,加速助力创新型项目和企业发展。
近日,朗新科技发布2020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朗新科技实现营业收入8.58亿元,同比增长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8689.11万元,同比实现扭亏。 自2013年起,朗新科技就开始打造“产业互联网应用引擎”,实现B端客户和C端用户的连接,经过近8年的实践和积累,已经成功实现了稳定、可持续的运营收入。朗新科技一方面深耕行业市场,通过开发软件平台,帮助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燃气、华润燃气、地方各级政府等B端/G端客户降本增效,构建服务场景;另一方面携手战略伙伴,通过支付宝、云闪付、电信运营商等流量入口,共建运营平台,服务C端用户,提高流量入口的用户活跃度和粘性。 据了解,上半年,朗新科技在软件服务、运营服务业务等方面都有快速增长,其中毛利率接近70%的运营服务业务的高增长是业绩爆发的重要原因。报告期内,朗新科技集团累计实现运营服务收入3.39亿元,同比增长91.32%,占集团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为39.47%。 运营服务业务中,线上平台业务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小,移动支付云平台交易量稳步增长,互联网电视运营平台在线用户活跃度持续提升。疫情期间,在国内生活缴费业务的基础上,集团联手孟加拉bKash公司,成功接入该国前三大城市的生活缴费业务,覆盖该国16%以上的人口和30%的线上缴费业务;集团携手运营商、牌照方,结合全民居家防疫的情况,联合内容、渠道等合作伙伴,共同发起“战疫情,宅行动”计划,打造了电视端抗疫报道平台。2020年上半年,集团生活缴费平台平均月度缴费笔数超过1.3亿笔,连接的公共服务机构超过4400家,集团支撑服务的互联网电视用户超过5000万户,在中国移动市场份额占比约38%,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朗新科技在无锡开发运营的超级城市APP——“灵锡”已经投入运营,为无锡市民提供从政务办理到生活服务等多维度的线上平台,并全面与阿里系产品实现对接。而朗新科技为全国首批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之一的福州市晋安区定制开发的“晋我家”APP,基于支付宝小程序平台功能,已实现对全区114个行政村、80多个社区的纳入。 朗新科技表示,2020年是公司集团化发展的第一个完整年度,虽然面临疫情和外部环境的重大不确定性,但集团多年的业务布局初见成效,朗新科技集团将坚定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战略,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商业应用,持续助力产业和政府提升运营与管理效率、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让信息技术最终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让消费者持续享有技术进步带来的体验提升。
一、稳守基本盘 8月25日,安踏(02020.HK)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业绩,营收实现146.69亿,同比仅下滑1%,经营利润实现36.04亿,同比下滑15.3%,净利润实现17.8亿,同比下滑26%。 应该来说,这是一份不错的业绩。 众所周知,受疫情影响,今年商场流量大幅减少,这对服装门店来说是不小的压力,从已经陆陆续续公布业绩的服装上市公司,可以明显看到这点,比如A股最大的海澜之家,上半年营收下滑24%,净利润更加,下滑50%以上。所以,相比来看,安踏能做到营收只下滑1%,很不容易了。 上半年分品牌看,安踏品牌实现营收67.77亿,同比下滑10.7%,FILA品牌表现出色,2020年上半年没有下滑,反而增长了9.4%,营收实现71.52亿,首次超过了安踏品牌,其它品牌表现也给力,实现营收7.4亿,同比增长8.3%。这里可以看出,安踏多品牌运营的出色,FILA这个品牌是2009年安踏从百丽那里收购,那个时候表现不怎么样,但这几年在安踏手里玩得风生水起。 由于毛利率高的FILA品牌增长较快,推动了公司整体毛利率的上升。上半年毛利率56.8%,相比去年同期还上升了0.7个百分点。 费用上面看,销售费用率因为疫情影响,广告及宣传活动可能延后,下降了0.1个百分点至9.9%,管理费用率上升了2.5个百分点至15%,主要是疫情前调薪导致工资成本有所上扬。这点并非坏事,毕竟员工待遇好,才能激励做好工作,短期产生了费用,长期来看与股东利益是一致的。研发费用上升了0.3个百分点至2.7%,公司在研发上继续发力。 整体看来,在疫情之下,公司稳住了营收,同时控制了费用,业绩表现不错。 二、多品牌发力+全渠道运营 除了不错的财务数据外,这份财报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公司多品牌运营的成功。 FILA过去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FILA的品牌力仍然不减。这几年,通过FILA,安踏几乎再造了一个安踏。做生意,有了经验就容易找到路子,FILA品牌运营成功的经验显然可以复制到其他品牌上,这是无形的优势。对比一下,李宁也曾尝试多品牌运作,但至今依然乏善可陈。 今年上半年公司的其它品牌也表现不错,可以看出,多品牌发展上,安踏还有看点。比如日本的高端运动品牌DESCENTE,安踏2016年底收购,经过几年的渠道布局,2019年的时候实现了盈利,现今安踏已经拥有DESCENTE的自主设计、营销、和销售权利,这会是未来公司多品牌矩阵里一个主要增长点。 尤其考虑2022年北京的冬奥会,这场冬奥会将受到世界关注,势必大大刺激冬季运动市场的发展,DESCENTE在这一赛道上占据了先发优势,而安踏过去成功运营安踏品牌和FILA品牌的经验,可以复制到DESCENTE上。DESCENTE很可能借此商机,成为公司营收第三个支柱。 公司其它品牌也在跟上,而且公司丰富的运营经验和强大的资金实力,也可以继续收购新的品牌,这是一块增长。 从渠道来看,2020年上半年公司的电商业务表现出色,同比增长超过了50%,FILA、DESCENTE、KELONSPORT线上业务收入同比都超过100%,这是疫情之下稳定公司营收的重要原因。这里也可以看出,安踏的管理层反应迅速,抓住了疫情逆境之下的市场机遇。 三、安踏主品牌的再出发 在多品牌发力之际,公司并未轻视安踏主品牌。 8月25日,安踏宣布了从2020年下半年起,全面推进安踏集团的数字化转型战略,通过直面消费来实现“一个中心三个重塑”——以消费者为中心和人、货、场的重塑。作为转型第一阶段,安踏将长春、长沙等11个省市转型为品牌直营模式,这些地区的终端零售渠道中,计划约60%由安踏集团直营管理,40%由加盟商按照安踏标准管理。这是安踏主品牌继2010-2011年由“品牌批发”向“品牌零售”转型10年之后的再次升级。 目前,安踏集中内的其它品牌基本是直面消费者的直营运营模式,安踏主品牌主要以经销为主。从今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也可以看出,直营模式的FILA、DESCENTE品牌表现更优。可以预见,安踏主品牌转型为直面消费者的直营运营模式后,公司对品牌的掌握力和塑造力将更大,这有助于推动安踏主品牌的升级。 现阶段来说,安踏主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仍然不足以与耐克阿迪相比,但安踏集团显然不会满足于此。从投资者交流会可知,安踏集团打算打造安踏主品牌的三大护城河,即“专业运动、科技创新、极致价值”。 FILA走高端运动时尚路线,显然非常成功,但在安踏主品牌上,公司的定位是专业,用专业来打造护城河。从耐克的发展历史来看,这一定位具备强大的生命力。 回顾历史,无数的服装品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耐克却已经存在50年了,目前仍然没有衰落迹象,耐克的标志也是全球辨识度最高的品牌之一。原因即在于专业路线,专业的护城河要远高于潮流。 潮流总是在变,消费者的个性,社会的心理变迁难以琢磨,所以潮流品牌永远在时尚的刀尖上跳舞,不能有一丝错误。但专业则不同,体育运动本身强调团结,个性的消费因素要少很多,专业才更重要,专业会大大提升品牌的辨识度。举简单的例子,我们会发现,体育运动品牌往往在一个商场的四楼五楼,它并不需要像时尚品牌那样渴求随机的流量,消费者想买运动品牌时往往目标明确,并不吝啬多走几步。同样,我们去淘宝上买体育服饰,大概率搜的是品牌,而时尚服饰,大概率搜的是品类。这里,可见,专业运动的品牌价值之高了,这就是护城河。 而专业又需要技术创新的支持,才能给消费者以极致价值,在消费者心理产生强大的认同感。我们看到安踏的研发费用在逐年提升,这些费用在短期当然会冲减利润,但长期它最终会化为公司的竞争优势,把公司的护城河越拓越深。 结语 总结来说,安踏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很不错,面对疫情的冲击,公司营收仅下滑了1%,这体现了公司的强大运营能力和多品牌战略的成功。 未来来看,过往丰富的品牌运营经验确保了多品牌战略将继续发力,为公司贡献新的增长点。而10年之后再次全面升级的安踏主品牌,也将迎来全新的发展。从中国的安踏,随着中国的崛起,走向世界的安踏,值得期待。
8月18日,宝龙商业发布中期业绩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宝龙商业实现营业收入8.69亿元,同比增长16%;期内毛利为2.55亿元,同比增长28.8%;实现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幅为66.4%,超出市场预期。 2019年底上市以来,宝龙商业股价累计涨幅超过150%,体现出市场对于宝龙商业的看好。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实体经济一度被按下暂停键,却依然没能改变宝龙商业的业绩增长态势。在商业板块布局持续推进,物业管理板块规模增长跟随宝龙地产的面积交付稳步增长的背景下,今年或许将成为宝龙商业快速扩张的一年。此外,宝龙商业在今年7月斥资4055万元收购浙江星汇商业管理有限公司60%股权,随着更多并购的逐步兑现,宝龙商业的长期投资逻辑也将愈发凸显。 (资料来源:Wind) 中期业绩亮眼, 疫情不改宝龙商业 长期增长态势 资料显示,宝龙商业的前身为厦门华龙物业管理有限公司,1993年在厦门成立,2007年随宝龙地产的商业地产策略公司将业务拓展至商业运营服务领域。2014年宝龙商业开始为独立第三方提供商业运营服务。2019年为了准备独立上市,公司从其核心控股股东宝龙控股中分拆。 2016年以来,宝龙商业的业绩维持快速增长,2016-2019年收入及净利润的年化增幅分别为29.1%和41.6%。日前,宝龙商业交出了一份靓丽的中期业绩答卷,尤其是净利润同比增幅66.4%,超出市场预期。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宝龙商业上半年净利润增速远高于营业收入的主要原因,在于运营成本和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其中,营业成本增速低于营收增速,同时销售费用缩减明显。而从盈利能力上看,宝龙商业在上半年的毛利率和净利率两方面均得到进一步提升。 商业运营服务盈利能力的提升得益于疫情期间公司人工能耗成本控制,毛利率由2019年的29.3%升至2020年中期的31.1%;住宅物管服务是由于在管规模的扩大和增值服务收入的提升,毛利率由2019年的12.4%升至2020年中期的21.9%。另有数据显示,宝龙商业整体毛利率为29.3%,净利润率为16.6%,分别上升2.9个百分点和5.6个百分点。随着公司进一步推进区域化整合管理,未来公司的盈利能力仍有提升空间。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而从具体的收入结构来看,宝龙商业收入来源为两部分,即商业运营服务与住宅物业服务,其中主要收入来源依然是商业运营服务,两大业务长期维持着“二八开”的稳定格局。不过,受年初疫情的影响,商业运营服务上半年收入增速相较去年全年水平有所下滑,但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增速依然维持高位。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宝龙商业商业运营服务收入为7亿元,同比增加12.8%,占集团总收入的80.6%;而住宅物业服务收入为约1.68亿元,同比增加31.5%,占集团总收入的19.4%。随着下半年国内实体商业的持续复苏,宝龙商业的商业运营服务有望迎来更加强势的表现。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商业板块布局持续推进,收购星汇商管形成战略互补 截至上半年,宝龙商业的商业运营服务在管建筑面积为698.2万平方米,同比上升约9.38%;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在管建筑面积1164.7万平方米,同比上升约9.43%。其中,宝龙商业在管零售商业物业51个,包括45个购物中心与6条独立商业街。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在疫情的负面影响下,今年上半年,宝龙商业平均出租率为87.1%,较2019年底仅出现2.3个百分点的下滑,但足以体现出宝龙商业强劲的运营实力。从各产品线来看,宝龙一城、宝龙城、宝龙广场和宝龙天地的出租率分别为92.6%、90.7%、85.4%、87.9%。 同样受到疫情的影响,宝龙商业上半年暂无新购物中心开业,但在并购方面却实现明显突破。今年7月份,宝龙商业发布公告称,公司附属全资子公司上海御龙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斥资4055万元收购浙江星汇商业管理有限公司60%股权。资料显示,浙江星汇商管截至目前共管理14个零售商业项目,总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旗下有购物中心(星悦城)、社区商业(星街坊)、主题街区(青年小镇)、创意集市(舍狸公社)四大业态和品牌,与大悦城、路劲、祥生等旗下商业有过合作。 据了解,浙江星汇商管主打商业街产品,与宝龙商业的购物中心产品形成互补。同时,此次收购也使得宝龙商业的长三角布局也得以继续深耕。根据协议,浙江星汇商管的股东及实控人承诺2020-2024年浙江星汇商管将分别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0万、768万、983万、1258万、1611万元。 深耕长三角、做大做强长三角战略进一步落实 一直以来,宝龙商业的主要业务都聚焦在长三角地区。根据中报数据,宝龙商业在商业运营服务方面于长三角区域在管建筑面积为316万平方米,占总在管面积的45.3%;而在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方面,宝龙商业于长三角区域在管建筑面积为518.9万平方米,占总在管面积的44.6%——不论是商业运营服务还是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宝龙商业在长三角区域在管面积的占比均接近了中国东南部、中国中西部及环渤海三大区域的总和。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随着宝龙商业深耕长三角、做大做强长三角战略进 一步落实,公司未来的战略重心仍然在长三角区域。据了解,宝龙商业今年计划新开业项目13个(其中1个为重新开业),开业时间集中在9-12月份,其中有8个项目位于长三角。未来,宝龙商业计划继续在长三角地区投放大量资源,尤其是在上海、杭州、宁波及南京等经济枢纽。 而随着经济发展,长三角将会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中心及具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而由于快速城市化和中国家庭购买力的上升,将对高质量的商业运营服务产生大量需求,这会为宝龙商业的未来增长带来新机遇。 未来三年业绩具备较强确定性,机构看多股价至 35 港 元 随着商业板块布局持续推进,以及物业管理板块规模增长跟随宝龙地产的面积交付稳步增长,宝龙商业的高成长性有望延续下去。 根据中信建投的估算,宝龙商业预期全年公司住宅类在管面积有望增加超过150万平方米,预估在管面积超1300万平方米,合约面积超2200万平方米,物业管理板块规模增长主要跟随宝龙地产的面积交付稳步增长,预计未来基本保持稳中有升。而在商业运营方面,2020-2022年,预计宝龙商业开业面积分别达到135.1万平方米、208.8万平方米、55.5万平方米。 宝龙商业高成长性同样得到不少专业机构的认可,今年以来,包括CIMB、UBS、建银国际、中信建投、花旗等多家海内外机构覆盖宝龙商业,并给出积极评价。其中,建银国际给出优于大市评级,Credit Suisse给出增持评级,中信建投和第一上海给予宝龙商业买入评级。而在目标价方面,中信建投给出31.58港元的目标价位。而在中报发布后,海外知名投行野村证券上调宝龙商业目标价至26.75港元,并维持买入评级;花旗则将目标价高看至35港元。 野村发表研究报告表示,宝龙商业上半年业绩高于市场预期,主要受惠于毛利率上升及经营效益改善的利好,预期宝龙商业的盈利将取得长期稳健增长,预计公司2020-2022年度盈利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7%。而花旗认为,7月份对于浙江星汇商管的收购是宝龙商业扩张能力的良好佐证,而随着商场客流量和销售额的逐步复苏,宝龙商业的出租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并预计在2025年出租率达到95%,同时宝龙商业的收入在2019-2022年有望实现48%的复合增长率。
近日,滴滴青桔首届供应商大会暨桔无限联盟签约仪式在京举行。此次大会上,滴滴青桔与富士达集团、爱玛科技、雅迪科技、上海凤凰、绿源科技、禾苗通信、云伽智能、星恒电源、国轩高科、易事特集团等达成战略合作,致力于打造共享两轮行业的最高标准与颠覆创新。 此次参与青桔供应商大会的企业包括基础材料、物联网、整车制造等产业链关键领域的知名企业。本着平等合作、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各方将深入协同,寓“智”于“造",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深入推进智慧两轮战略,促进全产业链效率升级。 整车全链路可溯化助力产业链升级 据介绍,自成立伊始,青桔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创新、低碳的大众普惠出行方式,力求向用户提供颜值高、体验好、兼具品牌价值的出行服务。过去三年,青桔作为行业后来者,通过持续的车型迭代和技术创新,赢得了市场和用户的信赖。通过与滴滴4+2的大出行生态相融合,渗透到越来越多元的出行场景。此次桔无限联盟合作将整车研发贯穿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通过标准化、模块化、智能化的升级,与各合作伙伴设立不同品类的统一标准,优化协作效率,提升各环节效率,实现多方共赢。 滴滴青桔CEO张治东表示,当前共享两轮出行已经进入3.0时代,作为共享两轮新时代新环境下的探索者和引领者,在共享两轮行业发展新的阶段,青桔率先提出用新的车体设计理念、可追溯的保养维修记录来承载不同的运营要求。通过严格把控从车辆设计、生产、运输、运维到报废循环中的每一个环节,能够实现“全链可持续”的管理实践落地。 科技进化两轮出行深化物联合作 滴滴青桔副总经理徐竹春告诉记者:“现代的共享两轮出行,是建立在移动物联网平台之上的。这是一个涉及设备接入、运维管理、大数据、算法、账户等很多维度的综合性智慧系统,通过移动物联网的方式,向用户提供出行服务。在这样一个体系中,我们希望技术能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滴滴青桔推出的青桔智控中心,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为两轮车城市运营打造的基于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系统,该系统以滴滴积累的海量出行数据和地图能力为依托,构建了基于时空的城市短途出行需求预测和智能调度能力,大大提升了C端用户和B端资产的精细化运营水平,实现了用户和资产的高效连接。 借助青桔智控提供的大数据运算和预测能力,平台可以分析和预测两轮车用户的出行习惯和场景偏好,利用多种运营产品矩阵提升对用户用车流程的智能干预。通过智能工单实现最优的“找车”“调度”“修车”“投放”等运营动作,在满足用户最佳的“易得”需求同时,实现资产运营成本的最小化。 寓“智”于“造”联盟助力产业革新 共享两轮业务的快速发展对供给侧带来了新的要求,产品和运营需求的不断细化,加速了传统制造企业的互联网化创新变革。通过生产智能化、网络化的共享单车产品,传统制造业对行业科技创新、质量标准有了很大的提升。 桔无限联盟的成立转变了传统企业间的供销关系,通过设计、研发、运营闭环的全方位合作,重塑行业发展模式。联盟企业将结合行业发展及趋势,共同挖掘、整合资源,推动产品的迭代,打造智慧两轮共同体。 青桔方面表示,面对共享两轮业务发展带来的新挑战,青桔将持续推进共享两轮行业智能化、精细化、系统化发展。未来不仅会延伸青桔ip化属性,同时会更细化拆分使用场景。此次桔无限联盟的成立将推动整体产业发展模式的变革,深化打造以用户为导向的产品架构,带动智慧两轮全产业链升级。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对线下实体销售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外贸企业更是受到极大挑战。面对越来越多创业者与中小企业触网销售的需求,8月18日,阿里巴巴全国首个商家运营中心落户浙江金华正式投入运营,这也是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首个自建自运营的电商产业园。 “今天在大规模的产业带、大规模的电商生态聚集的区域,开设自建自营的商家运营中心,是为了支持更多的年轻人创业和支持更多的中小企业,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数字化转型,也是我们的初心。”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李少华向记者表示。 随着阿里线下首建“基地”正式落地,商家近距离对接“淘宝小二”,阿里的数字化能力将更贴近产业带,金华市产业带将有望加速向数字化纵深发展,帮助企业加速疫后恢复,高效开拓市场、促进销售、减少库存,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稳外贸扩内需 工厂一键接入阿里数字经济体 在浙江金华、义乌等地有着上千家传统型外贸企业,今年以来疫情在全球蔓延,这些中小企业面临订单持续下滑的危机进而转向线上,不过,如何尽快掌握电商运营的技能,对于这些有着极大生产制造优势的传统外贸企业来说却成了难题。 “金华本地想要触网销售的商家,我们会协助推动进入适合他们的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平台。已经开了淘宝天猫店的商家,我们也会协同阿里经济体和政府的资源,帮助商家把生意做得更好。”李少华表示,“今后,外贸工厂还可以通过基地接入阿里新批发平台1688,拓展到内贸市场。内贸工厂则可以接入新外贸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以及全球速卖通等出海平台。” “电商是当前产业数字化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我们看到商家有许多强烈的需求,希望得到更贴身的服务,尤其是在疫情发生后,我们感到这样的需求更加强烈。”李少华向记者提到,随着消费年轻化与个性化,规模化生产可能会受到一些挑战,在产品设计的环节,怎样更贴近消费者的需求,包括用消费者更能够理解,或者年轻消费者更愿意接受的产品的表达形式,也是一个痛点。 在采访中,李少华还告诉记者,在疫情发生之后淘宝有几十万新增的商家,大量的95后年轻人正在投身到数字化或者说是电商创业的洪流里来,开设自建自营的商家运营中心就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数字化转型,“在过去10年,电商创业相对比较简单一些,而如今电商创业技术要求更高,产业外的一些中小企业,在电商创业能力方面还有一些薄弱。而此前我们完全基于互联网的服务方式,也很难辐射到他们。” 今年金华运营中心的目标是,吸引超5000家企业入淘,同时培育2万个商家。而试运营一个多月以来,该运营中心以及服务企业超3000家,已帮助1200家金华企业开通入驻淘宝天猫流程。 对于如何理解商家运营中心的定位,李少华用上了阿里年会永恒不变的主题“见面才是亲”:“可以把这个地方理解为淘宝天猫线下的营业厅,有什么问题在这个一站式的服务中心都可以解决,这就是给商家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的服务,用的一句话叫‘见面就是亲’,离客户更近才能更懂客户需求,更快响应客户需求。” 此外,李少华谈到,商家运营中心是阿里巴巴资源的线下落地窗口,后续会升级为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示范基地。基地将包括商家运营中心、农产品上行中心、物流中心、直播中心、培训中心等,成为工厂一键式接入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的窗口,并提供数字化转型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贴近金华产业带 助推打造百家年产值过亿元“超级工厂” 作为阿里全国首个商家运营中心,其标杆意义不言而喻,为什么阿里会选址在浙江金华呢? “金华地区聚焦了大量工厂,是全国家居百货、美妆和服饰产业带的中心,另外,金华制造是整个浙江制造的金名片,也是中国制造的一个标杆,这是我们第一个淘宝天猫的商家运营中心设在这里的意义所在。”李少华向记者表示。 李少华还提到,金华是全球电商重要的供给原产地之一,也是全国物流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项目在此落地可以说是集齐天时地利人和,“金华地区有超过25万的淘系商家,其中有2万多个商家的年交易规模突破了百万,有将近3000个商家达到了千万的规模,这在地级市是首屈一指的。这里物流发达,全国有大约1/10的包裹是从金华发出来的,另外这里的菜鸟自营电商产业园还拥有浙江南部最大的一个物流基地。” 依托阿里在大数据、大平台、科技金融等方面的优势,针对金华特色产业集群,推动营销全渠道数字化,“金华制造”的市场潜力有望进一步迸发。 “在政府各方面的支持下,首个商家运营中心大约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筹备工作,今年我们在全国应该还会有3-5个这样的样板出来,真正大规模地推广,应该在明年。”李少华向记者透露称。 浙江省并购联合会副秘书长、白沙泉并购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汉聪向记者表示:“金华地区的电商发展全国领先,当地淘宝天猫商家集中度非常高。选择金华市作为第一个自建运营中心的落脚点,阿里巴巴将通过整合线下线上服务资源,打造运营服务的窗口示范效应。同时,也将通过总结经验运营经验,有望将这一中心打造成为中国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示范基地。” 事实上,这个运营中心位于浙江金华和义乌交汇区域,辐射金华、义乌、兰溪等重点产业带,覆盖有全国知名的义乌商贸城、东阳红木家具城、永康五金大市场等。 据悉,阿里方面还计划三年内助推100个金华工厂升级为线上年产值过亿元的“超级工厂”,帮助金华打造百亿级产业带并实现销售破1亿单。 对于这一业务板块的目标,李少华向记者透露称,“阿里在全国要推出1000个超级工厂,在浙江是定为四个以制造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宁波、温州、金华和台州,这四个地方要打造首批年产值过亿的超级工厂,每个地方计划打造100个,考虑到淘宝天猫在浙江的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相对来说更强些,主要是针对浙江制造的精品去做尝试。” 此外,李少华提到,运营中心一个很关键的配套就是直播,“我们会以这个运营中心为基础,去打造淘宝直播的基地,计划是三年内在金华建100个产地直播基地。另外政府也会有相关定向支持项目落地,来支持当地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