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以来,泰兴农商银行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主动融入泰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支持农业生产和企业复工复产为着力点,夯实“六大举措”,助力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开发产品,细化服务,优化流程,打好金融组合拳,全力推动金融支持“六稳”“六保”取得新成效。 这六大举措是: 关注夏收秋播,助力农业生产。该行加大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农物资生产企业的走访力度,积极摸排潜在融资需求,切实解决夏收秋播遇到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上半年,累计走访5138户,发放贷款476户、5.13亿元。 重视民生就业,助力脱贫攻坚。该行始终不忘社会责任与使命,多措并举,以信贷资源倾斜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今年上半年累计投放小额扶贫贷款18户,62.4万元。发放老区专项扶贫贴息贷款72户,144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及低收入农户150余人,带动农户就业近400人。 单列信贷计划,助力疫情防控。该行单列10亿元信贷计划专门用于疫情防控信贷投入,重点支持从事口罩、防护服、医疗器械、药品等抗疫物资生产企业及受疫情冲击较大的餐饮、宾馆、旅游、运输等行业,上半年,对56家相关企业发放贷款超10亿元。 优化流程设计,助力复工复产。该行开辟“绿色通道”,调整和优化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分类施策,降低企业到期还贷压力。充分运用展期、转续贷、调整还款计划、调整付息方式等手段,对已有存量信贷业务暂时受困的企业,分类给与信贷支持,切实减轻受困企业还本付息压力。上半年,为106户小微企业进行了贷款展期、转续贷处理,金额近11亿元。 做实走访建档,助力企业发展。该行大力开展“百行进万企业”走访活动,逐一走访、建档。对相关企业上下游、供应链进行全面梳理,挖掘信贷资源,扩大有效客群。至6月末,有效建档企业2680户,授信2.48亿元,用信1.5亿元。全行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4.57亿元,比年初增加14.24亿元,增速12.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37个百分点。 落实减费让利,助力降本增收。该行积极响应各级政府、监管机构、省联社减费让利政策,推出“小微快捷组合贷”“小微置业贷”“环保贷”等产品,综合使用利率优惠、小微转贷、人行再贷款等多种措施,大幅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切实为企业“减负”。至6月末,减免企业及个人客户评估、登记费用约151.1万元;开展小微转贷业务247笔24.1亿元,为企业减少过桥、转贷成本约7200万元;贷款平均利率预计年末将下降1个百分点,让利企业、农户1.2亿元。 于 鹏
在上半年新增贷款、社融规模创出历史新高后,7月多项金融数据出现季节性回落,增速放缓。 8月11日,央行最新数据显示,7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0.7%,增速比上月末低0.4个百分点;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9927亿元,同比少增631亿元,稍逊于市场预期;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6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068亿元,但环比大幅减少。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对表示,尽管7月金融数据整体有所回落,但M2同比增速仍高于去年同期2.6个百分点,新增社融同比也出现明显增长,且单个月数据波动属正常现象。基于此,7月金融数据回落导致货币政策大规模加码的可能性偏低。 业内的共识是,当前货币信贷环境整体适宜,货币政策已从总量宽松转向结构优化。下半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保持灵活适度,着重落实已出台的相关支持政策,运用多种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精准支持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释放微观主体活力。 信贷投放节奏放缓 在宽信用节奏放缓,叠加资金空转套利相关治理之下,7月新增信贷规模不及预期。 数据显示,7月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6.2万亿元,同比增长13%,涨幅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927亿元,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少增8173亿和673亿元,低于市场预期。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记者表示,信贷投放的放缓代表着“总量适度”政策影响初现,不过,剔除非银贷款后,7月人民币贷款同比仍为多增,显示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并没有明显减弱。 具体而言,从结构上看,信贷少增部分主要是受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影响,中长期贷款整体表现不差。数据显示,7月住户部门贷款增加757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51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067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64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42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968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021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270亿元。 周茂华对记者称,票据融资的下滑较大程度上与监管加大结构性存款压降力度、防范资金空转有关,监管严厉打击下,近期部分套利性质的短期融资需求消失,进而导致票据融资出现明显下滑。 与之相对,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则保持增加,侧面反映前期加大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的政策导向发挥了积极效果,企业信贷期限结构继续改善。中信证券固收团队分析称,企业中长期信贷的需求可能源自三方面,一是低成本的信贷供给,二是财政融资高增长带来的基建需求,三是实体经济投资需求的增强。 居民中长期贷款的新增规模则基本与上月持平,比去年同期多增1650亿元。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这说明前期被抑制的购房需求逐渐释放,在消费贷款严控进入楼市的形势下,按揭贷款的需求仍然比较旺盛。” 还值得一提的是,7月新增人民币存款仅有803亿元,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少增28197亿和5617亿元。其中,企业存款比上月减少15500亿元,居民存款减少7195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8000亿元。有分析称,这主要是因为在季初月,居民和企业存款通常转为表外理财,再叠加股市回暖、基金发行规模加大,分流了居民和企业存款。 M2增速回落至11%以下 经历了连续三个月超11%的增长,7月末M2增速高位回落至10.7%,这也是自2月以来M2增速首次出现回落。 央行数据显示,7月末,M2余额为212.55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比上月末低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9.12万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4个和3.8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99万亿元,同比增长9.9%。当月净投放现金408亿元。 对于M2增速的下降,温彬分析称,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经济出现积极改善,政策层面开始强调货币政策要精准导向,保持金融总量适度、合理增长,本月M2增速回落预示着货币政策已从总量宽松转向结构优化;同时,从M1增速上看,本月6.9%的增速创下了2018年5月以来的新高,或说明企业资金运用的活跃度提升,经济恢复将持续向好。 实际上,此前市场对于M2增速的下降已有预期。华创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周冠南近日分析称,从资产端来看,一方面,信贷投放规模缩减,政府债券和信用债发行规模均有所减少,或显著拖累M2增速;另一方面,去年同期基数相对较低,仍对M2增速形成一定支撑作用。 这在7月的社融数据表现上已有印证,数据显示,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6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068亿元,但相比6月3.43万亿元的新增社融规模明显减少。 其中,委托贷款减少152亿元,同比少减835亿元;信托贷款减少1367亿元,同比多减691亿元,有分析称这主要是受融资类信托监管加强的影响;另外,受市场资金利率上行影响,企业债发行减少,7月企业债净融资2383亿元,同比少56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5459亿元,同比少968亿元。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还提及,由于7月是缴税大月,与财政收入相关的政府存款科目或会增加,财政存款增加将拉低M2同比增速(财政存款属于央行负债,不计入M2)。数据显示,7月财政性存款增加了4872亿元。 总体而言,王青称,7月金融数据或标志着前期金融总量较快扩张过程告一段落。若下半年外部环境未对国内经济复苏产生较大扰动,“总量适度、精准导向”将持续推进。而这意味着未来信贷、社融及M2增速将稳中有降,以直达工具为代表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将成为主要发力点,这也意味着货币政策正在重返今年2月之前的常规状态。 展望8月,王青进一步提及,在央行频频释放下半年货币政策“总量适度、精准导向”信号背景下,信贷有望延续小幅下行,企业中长期贷款多增势头则不会减弱;8月政府和企业债券融资将对新增社融形成一定支撑,但社融存量增速进一步走高的概率较小,不排除小幅回落的可能;M2增速则有望低位小幅反弹。 温彬还称,按照30万亿元社融和20万亿元信贷的全年增量计划,剩余5个月7.5万亿元新增社融和7万亿元新增信贷仍会对稳企业和保就业形成有力支撑,预计全年能够实现M2和社融增速明显高于去年的目标。
央行:办理“花呗”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拟于近期恢复报送信贷业务信息 中证网讯(记者 彭扬)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日前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办理“花呗”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于2015年4月接入征信系统,后因放贷主体发生变更暂停报送信贷业务信息,拟于近期恢复报送。办理“京东白条”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于2019年5月接入征信系统,相关业务信息报送情况良好。 上述负责人介绍,按照《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收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按照规定提供的信贷信息。”第二十九条规定:“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信贷信息”。“花呗”和“京东白条”信贷业务信息分别由阿里集团、京东集团旗下的小额贷款公司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即征信系统)报送,符合《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 该负责人称,《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或者其他主体提供信贷信息,应当事先取得信息主体的书面同意。”征信中心切实维护信息主体知情权和同意权,一直严格遵守报送数据授权和查询数据授权制度,督促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履行授权义务,合规报数和查询。对于“花呗”和“京东白条”有关信息报送征信系统,相关放贷机构均需事前取得信息主体授权同意,一般采用与信息主体个人签署在线授权同意报送数据的方式。 这位负责人强调,随着信贷市场的发展,个人贷款可获得性和便利性不断提高。征信中心提醒公众:量入为出,管理好自身财务,不要过度负债;按时足额还款,不要逾期,维护良好的信用记录。
上半年新增信贷已完成全年目标60% 制造业中小微仍是下半年支持重点 主持人刘斯会: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0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会议提出,下半年坚定不移推动金融业稳妥有序开放。今日本报聚焦央行下半年工作重点,通过采访业内专家和学者,进一步解读下半年央行新增人民币贷款情况、货币政策方向及债券市场开放重点等。 本报记者 刘 琪 今年以来新增信贷目标完成进度如何? 央行在日前召开的2020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上提出,今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2.1万亿元,同比多增2.4万亿元。而此前在今年6月18日举行的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上,央行行长易纲表示,“货币政策还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预计带动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近20万亿元。”也就是说,仅半年时间,今年新增信贷已完成了目标的60%。 今年上半年新增信贷都流向了哪里? 昆仑健康保险首席宏观研究员张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道,从居民、企业和金融三个部门来看,今年前6个月,居民短期贷款新增0.7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24万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2.8万亿元,较去年同期提升0.05万亿元;非金融企业短期贷款新增2.8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35万亿元;非金融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4.8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38万亿元;非银行金融机构前6个月贷款累计减少0.28万亿元,较去年同期的降幅收窄了0.07万亿元。由此可见,上半年多增的人民币贷款主要集中在非金融企业的短期和中长期贷款。 “具体落实到行业方面,企业中长期贷款主要流向了基础设施业、房地产业,而建筑业、制造业、其他服务业位居其后,且基础设施业是绝对主力。”张玮表示,从增速上看,2020年政策引导信贷扩张的侧重点在基建、制造业和小微企业贷款。 展望下半年新增信贷情况,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根据今年近20万亿元新增贷款的总量控制目标,下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还要达到8万亿元左右,这既符合近年来银行贷款投放的一般规律,也体现了监管层不搞大水漫灌的决心。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仍将是信贷支持的重点领域,在支持制造业投资的政策取向下,预计下半年企业中长期贷款将继续保持多增势头。下半年企业表内票据融资规模增幅将较为有限。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高级研究员袁东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结合6月份易纲行长提出的“预计带动全年贷款新增近20万亿元”的目标,下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大概率将有以下特征,一是增长势头保持不变。下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应该达到8万亿元,而2017年下半年、2018年下半年、2019年下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分别为5.56万亿元、7.14万亿元、7.14万亿元,明显超出往年同期;二是企业贷款特别是中长期企业贷款比例会明显提高。在环境好转的情况下,企业也有加大投资、扩大生产的需要,必然也会增加对中长期贷款的需要。 货币政策方面,央行表示要“更加灵活适度”外,还强调“精准导向”。王青认为,这意味着下半年货币扩张幅度将较为温和,M2、社融增速将分别处于12%和14%以内的“合理增长”区间。“精准导向”则显示出下半年信贷、社融将主要流向以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部门。预计下一步监管层会重点挖掘“直达工具”等结构性货币政策潜力,其中围绕央行再贷款,还可能推出新的政策工具,精准引导信贷资金流向。 袁东阳认为,在保证流动性适度的情况下,下半年货币政策将注重灵活性和有效性。灵活性主要体现为根据经济对资金的需求决定是否增加货币供应,以确保融资成本稳步下降。有效性则体现为确保现有流动性被充分使用,不空转、不套利、不违规进入限制性行业。精准导向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保障,比如创新直达实体的政策,通过将流动性定向引入相关主体,既能减少货币政策传导环节降低损耗,又能保证相关主体切实获得资金支持。
近十年我国消费贷款规模增长超过7倍,以房贷为主的中长期贷款规模上仍处于消费贷款的重心,然而伴随着消费金融公司陆续获牌营业与银行传统信用卡业务的扩张,短期消费贷款的增速与占比均有明显攀升。 近十年我国消费贷款规模增长超过7倍,以房贷为主的中长期贷款规模上仍处于消费贷款的重心,然而伴随着消费金融公司陆续获牌营业与银行传统信用卡业务的扩张,短期消费贷款的增速与占比均有明显攀升。 结合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逐年放缓的趋势来看,消费金融的发展并未显著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相反,短期贷款的高费率及其形成的高利息支出对借贷者的消费能力存在“挤出效应”。 居民消费信贷增长和收入增长之间的实证数据显示,信贷并没有给穷人带来脱贫机会,利息支出是一种穷人给富人的变相财富转移,本质上可能加剧社会贫富分化。 一、我国消费金融市场的规模和结构 1. 消费信贷总规模 过去十年,消费贷款规模以月均2%的增速稳定上行,总量上从2010年初的6万亿增长至今年中旬的46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占比达80%以上。随着2010年互联网消费金融兴起,短期贷款占比不断攀升,从2010年底的12%提高至2019年底的22%。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居民的非必需品消费大幅萎缩,短期消费信贷规模也相应缩小,在消费总贷款中的占比相应降至17%左右。 2012年以来,包括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P2P和电商分期在内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每年涨幅均超过200%,其中2017年增幅高达900%。随着各项监管政策出台,消费金融行业迎来整顿期,但仍能保持相对贷款总量而言更为高速的发展趋势,成为带领个人短期贷款总量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2. 信用卡 2014至2017年,随着国内各大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规模大幅扩张,信用卡不良贷款率也略有提高,2016年曾经达1.9%。自2018年起,信用卡的授信额度控制收紧,贷款总额增幅也相应趋缓,从2017年底36%下降至2019年底12%。数据显示,目前信用卡在消费分期人群中的渗透率位列第二,占比66%,仅次于电商分期产品 [注1]。 3. 消费金融公司 2010年之后出现的消费金融公司多由各大商业银行牵头发起,与信用卡相比,消费金融公司的信贷更加突出线上申请,快速审批,脱离消费场景的纯现金贷款等特点。目前消费金融公司产品在总量上已成为第三大消费借贷的来源,在消费分期用户中使用者占比56%,且在三四线城市的渗透率高于一线城市 [注2]。短期个人贷款业务主要面向受收入与信用限制难以获得信用卡贷款资源的人群,单笔授信额度小、担保要求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对中低收入群体覆盖不足的问题,作为一项风险较高的信贷产品,短期个人贷款在降低授信要求的同时,其费率也相应高于传统信用卡,其平均年化利率比信用卡大约高出6个基点(详见表1)。 4. 房贷 2016年以来,随着各项楼市调控政策相继出台,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增速放缓,从35%降至2020年上半年的15%左右。但仍然是居民消费贷款的主要品种,截至2020年3月底,国内存量房贷规模为31.15万亿人民币,在居民消费信贷中占84%。 二、消费信贷利率与居民利息支出 1. 居民消费信贷的利率水平 从公示信息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产品月利大致在0.6%-2.8%的水平,额外收取的服务费及手续费费率因产品设计而异。 数据显示,消费金融公司公开产品服务价目表的平均综合年化贷款利率大致维持在10%-24%的区间(其中多数公司的费率上限设置为24%或36%的原因是前者为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区的上限,而后者为无效利率的下限),几乎所有机构均未在费率区间之内做出更细化的定价说明。继2019年年末《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出台后,有关金融消费公司实际贷款利率过高的投诉量攀升,反映出消费金融领域近年在限制牌照发放、提高资质门槛的同时仍存在监管漏洞。 从消费金融公司目前公示的已有产品利率与服务费率(表1)可以推算出短期消费贷款的真实平均年化利率为22%(实际利率很可能高于这个水平)。 不考虑信用卡年费及逾期罚款等项目,仅根据各主要大型商业银行信用卡分期费率公示信息,以IRR估算分12期(月)还款的平均费率,可测算出目前国内主要银行的信用卡平均年化利率约为16%(见表2)。 2. 居民消费信贷产生的利息支出 2015年以来,消费支出对GDP同比贡献率一直高于50%,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首要驱动力,与之相对应的是消费贷款规模的迅速扩张和居民利息支出的不断增长。从2013年至2019年,居民消费的利息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例从4.8%攀升至8.7%,其中短期利息支出从2%左提高到4.2%。六年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72%,贷款利息支出总量增长则超过300%。 三、消费贷款的利息支出对居民消费存在“挤出效应” 自2010年开始,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便呈现逐步下降趋势,2019年下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8%上下浮动,为十年来最低。可见,居民消费信贷规模的大幅扩张并未大幅提升居民的消费水平,其中消费信贷的利息支出对当前消费造成的挤出效应不容忽视。实证数据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居民利息支出占收入的比例每增长1pt均伴随消费增速下降0.95pt,此消彼长的线性关系显著。 2019年,美国居民部门杠杆率为75%,中国为56%,但中国居民的利息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却高达8.7%,远高于美国(2.2%),且差距正逐年拉大(图7)。 此外,2019年,中国居民部门消费率只有38.8%,远低于美国同期的68%。从2013年到2019年,我国消费信贷规模和居民利息支出都大幅增长,但消费率仅仅从36.6%提升至38.8%,消费能力的增长和信贷规模显著不匹配,进一步佐证我国消费贷款发展本应带来的消费刺激正被过高的利息支出所抵消。 四、消费信贷的过度投放会助长贫富差距 过去十年,各大商业银行积极拓展信用卡业务规模,在贷款总额与营业收入大幅上升的同时不良率也相应提高。造成不良贷款规模扩张的一大原因是机构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抬高风险偏好,使资金流向缺乏还款能力的贷款者。 与此同时,那些申请信用卡资质不够的低收入群体多半向民间消费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其所支付的消费信贷利率和手续费远高于商业银行的信用卡贷款利率,由于信用资质和利率挂钩的消费金融业务特征,在消费信贷发展过程中通常出现越来越严重的“穷人借贵钱”,越是财务出镜差点低收入人群,贷款利率越高,利息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越高。消费信贷在低端群体中的高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财富资源由贫向富的转移,加剧社会贫富分化。近十年来信用卡逾期数据也有力地佐证了这一点。 [1],[2] 根据58金融今年7月发布的《2020上半年消费金融接纳度报告》 [3] 根据我国居民消费信贷规模数据,结合我们对短期消费贷、信用卡年利率和房贷利率的测算而得出的估算数据。其中短期消费贷款利率为信用卡平均利率(16%)与消费金融公司平均费率(22%)的均值(19%);中长期消费贷款利率取每年首套房平均房贷利率,并假设估算时间范围内短息贷款利率不变。
图片来自网络 8月3日午间,恒生银行发布2020中期业绩报告,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贸易政策等原因,2020年上半年财务表现较上年同期逊色。 公告表示,疫情对恒生银行客户造成的经济影响是其2020年上半年财务表现出现变化的主要因素。此外,因低息环境导致利息净收入缩减、市场波动令投资回报显著下降而使保险业务收入下跌、预期信贷损失增加、物业重估出现净亏损等因素也是影响财务表现的重要原因。 恒生银行业绩数据显示,其总资产较2019 年底同比增长3%,为港币1.73万亿元。报告期内,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前的营业收入净额为191.87亿港元,同比减少14%,原因为净利息收入及非利息收入有所减少。公告显示,恒生银行净利息收入同比减低7%,为港币147.92亿元。此外,营业溢利为111.34亿港元,同比减少28%;股东应得溢利为91.43亿港元,同比减少33%。 半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恒生银行资本充足率数据有所下降,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为16.3%,而⼀级资本比率为18.0%,此两项比率于去年年底,分别为16.9%及18.7%;总资本比率为19.7%,而2019年底则为20.8%。 图片截取自恒生银行公告 在收入类别方面,恒生银行中期财报显示,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的除税前溢利占其总溢利的50%以上,利息净收入占比超55%。然而财报披露,恒生银行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减少38%,主要为客⼾交易活动疲弱所致。商业银行业务除税前溢利占其总溢利的30.4%,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业务为24.9%。 在信贷及风控方面,出于对新冠肺炎疫情及国际贸易政策持续不明朗对未来预期的影响,恒生银行对信贷风险评估模型的主要变量作出更新,并增加了上半年减值提拨。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为港币17.6亿元,与去年同期之港币5.1亿元比较,上升港币12.5亿元。 图片截取自恒生银行财报 根据披露财报数据,在已逾期之客户贷款一项中,与2019年底相比,预期六个月以上至1年的贷款总额增加了4.69亿元港币。 但同时,恒生银行也表示,目前整体信贷质量维持较好,截至2020年6月底,总减值贷款占总客⼾贷款比率为0.32%,而2019年底及去年6⽉底均为0.22%,且会继续审慎控制成本,以及小心监察信贷及其他市场风险。 恒生银行在其财报中表示,其上半年的财务表现,反映了疫情以及其他外围因素例如最近环球利率下跌对近期及未来的预期影响。但尽管经营环境波动,恒生银行仍然有着雄厚的资本基础及充裕的流动资金,继续为其未来的长远业务策略提供稳固基础。
上半年区域信贷图谱:近四成流入粤苏浙 19省份新增规模超去年增量的71% 杨志锦 截至7月30日,31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公布了上半年的信贷数据。对于地方而言,银行信贷是重要的金融资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数据梳理发现,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下同)最高的三个省份为广东、江苏、浙江。三省合计新增信贷规模4.53万亿,约占全国增量的四成,占比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但西北、东北等欠发达地区占比回落。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浙江、安徽、福建、天津、河南、湖南、青海、甘肃八省份未公布人民币贷款数据,八省份取本外币贷款数据。本外币贷款和人民币贷款数据相差不大,因此对相关计算结构影响轻微。 在上半年宽货币+宽信用的政策组合下,上半年19省份新增信贷规模超去年增量的71%,部分省份新增规模已超过去年全年。 近四成信贷流入粤苏浙 从各地公布的GDP数据看,今年上半年GDP规模前五的省份依次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信贷数据大体与GDP规模匹配,上半年新增信贷规模前五的省份依次是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分别为1.68万亿、1.43万亿、1.42万亿、0.78万亿、0.52万亿。 其中,广东、江苏、浙江三省新增信贷规模合计4.53万亿,占全国新增信贷规模的37.5%。而在去年上半年,这一占比为34%。 中金公司的一份研报指出,从分省的贷款和社融数据来看,2018年以来流动性在省际层面出现了剧烈分化,2019年以来分化更加明显。无论是企业贷款还是居民贷款,都加速流向长三角、珠三角和东部沿海省市。 以长三角为例,央行上海总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长三角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人民币贷款新增3.65万亿,占全国新增信贷的三成,在全国占据重要位置。 具体看,长三角地区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规模为1.4万亿,约占该地区全部新增信贷的40%,是占比最大的一个细项。企业中长期贷款一般用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其大幅增加显示长三角地区企业投资意愿上升,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经济复苏较快。 中金公司研报还指出,反观经济落后地区和三、四、五线城市,无论是贷款、社融还是卖地,流动性都显著减弱。“好的更好,差的更差是当前的经济格局,但这意味着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下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数据梳理发现,新增信贷规模后十位为青海、西藏、宁夏、吉林、新疆、甘肃、内蒙古、辽宁等西北、东北省份。今年上半年,前述十省份新增信贷规模为8355亿,相比去年少增近500亿。从占比看,今年上半年前述十省份新增信贷规模占全国的7%,相比去年同期回落约2个百分点。 “这两年这些地区的债券、非标违约增加,同时一些省份人口持续流出、经济增速放缓,部分省份金融环境有所恶化,省内银行可能收紧了放贷。”沪上某券商债券交易员分析称。 其中,今年上半年辽宁省人民币贷款新增1389亿元,同比少增1320亿元,成为各省中贷款少增规模最大的省份。 部分省份新增规模超去年全年 今年1月份,因春节季节性因素、专项债大规模发行影响,央行在1月初开启降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央行宽松步伐加快:相继于3月、4月宣布新的降准措施。此外,今年央行还采取结构性措施,增加各类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合计1.8万亿。 总体看,上半年货币政策呈现宽松的态势。同时,银行加大信贷投放,上半年货币金融呈现宽货币、宽信用的形势。央行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贷款新增12.09万亿元,同比多增2.42万亿元。上半年新增规模已相当于去年全年的71%。 分省份来看,今年上半年共有19省份新增信贷规模超过去年全年的71%。一些省份上半年新增信贷规模已超过去年全年,这主要因为基数较低。比如西藏今年上半年新增信贷规模为180亿,而去年同期仅为90.88亿。 “金融‘增量’服务实体,贷款增速领跑全国,增量创同期新高。”央行南昌中心支行称。据南昌中支数据,上半年江西省贷款同比增长18.65%,比上年年末提升1.87个百分点,为12个月以来新高,增速继续位列全国第一;上半年贷款增量接近4000亿元,已完成今年全年贷款新增目标的85%,创历史同期新高。这一增量相当于去年全年增量的八成。 西部省份某政策性银行信贷部人士介绍,上半年省里的复工复产在快速推动。“我们省行压力也很大,4月份很少休息。各个支行都在批项目,恨不得一个月就完成目标。”该人士坦言。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7月10日在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近期对全国300多个地市进行了信贷需求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信贷供需两旺,金融机构审批贷款的提款率上升得比较明显。调研的银行当前已经审批的企业贷款规模大体上超过了去年的前三季度。 “上半年为了支持实体经济,信贷投放增长过快,但近期我们信贷投放计划相对收紧,下半年的投放规模会比上半年低不少。”西部省份某政策性银行信贷部人士称。 其中,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湖北省上半年新增信贷规模4506.02亿,相比去年同期仅多增22.27亿。而去年全年,湖北新增信贷规模为6323.4亿。换言之,今年上半年湖北新增信贷规模相当于去年增量的71.3%,和全国平均水平相当。 不过月度新增规模呈现加快态势:湖北4月新增规模为540亿,但7月新增规模已接近1000亿。上半年,多家银行与湖北设立“抗疫情、稳增长”相关的专项融资。在相关信贷陆续投放后,2020年湖北新增信贷规模将大幅超过2019年,从而支持湖北恢复经济、稳增长。 以汶川地震为例,《四川日报》曾报道称,在多种外部因素推动影响下,四川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经历了一轮超常增长周期。截至2011年4月末,震后三年四川辖内金融机构存、贷款新增额均超过之前57年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