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智己汽车在浦东新区完成注册,首创“ESOP(核心员工持股平台)+CSOP(用户权益平台)”持股平台,从股权结构上构建起核心员工与用户的“双轮驱动”。 具体来看,智己汽车注册资本100亿元,其中上汽集团出资54亿元,持有54%的股权;张江高科与阿里巴巴各出资18亿元,分别持有18%股权;另外10%股权将划分为5.1%的ESOP和4.9%的CSOP。 对此,智己汽车方面表示,用户在使用汽车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经过AI的自动化深度学习,直接推动产品、服务以及品牌的进化与迭代,“软件定义汽车”的核心并非软件本身,而是数据驱动。在CSOP平台上,用户将不断通过数据驱动产品和品牌的优化和迭代,智己汽车也将应用包括区块链在内的一系列前沿科技,以数字权益形式确认用户贡献的数据价值。未来的智己车主不仅拥有深度智能化产品和服务体验,更将成为智己汽车的数据共生伙伴,共同分享企业成长的价值 同日,公司董事会成立,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担任公司董事长,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上汽集团副总裁、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杨晓东,张江高科董事长刘樱,以及阿里达摩院院长张建锋分别担任董事。(周健)
中国经济编者按:12月10日,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将鼓励相关地区优化汽车限购措施,开展新一轮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高峰表示,为进一步巩固消费持续回暖态势,今年底明年初,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从市场体系建设、开展消费促进活动、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等方面,开展一系列的促消费工作。 商务部此前表示,我国消费市场将保持持续回暖、加快复苏态势,初步预计2021年社零总额将进一步回升,有望实现较快恢复性增长。近期,重点消费领域(包括家用电器、家具、汽车行业)获得20家以上机构推荐的个股共26只,机构预计明年中国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将是消费。 商务部发利好 推动重点消费行业持续增长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12月10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底明年初,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从市场体系建设、开展消费促进活动、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等方面,开展一系列促消费工作。包括开展新一轮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以及对居民购买智能家电、绿色家具进行补贴。 “我们将着力推动扩大重点商品的消费。”高峰说,要鼓励相关地区优化汽车限购措施,开展新一轮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 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农村居民购买3.5吨及以下货车、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对居民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并购买新车,给予补贴。 “新一轮汽车下乡的政策将有力拉动自主品牌、合资品牌汽车以及轻卡、微卡的销售。以旧换新方面,相关补贴及配套措施将有助于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的落地实施。”全国乘用车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对记者表示。 商务部还表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淘汰旧家电家具并购买绿色智能家电、环保家具给予补贴;鼓励发展“互联网+废旧物资回收”新模式,促进家电家具等更新换代。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为208.1万辆,同比增长8%。自今年7月以来,国内乘用车销量一直保持着8%左右的同比增速,市场稳步回暖。新能源汽车消费火热是汽车消费回暖的重要原因。今年11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6.9万辆,同比增长136.5%,环比增长26.8%。 家电消费也在近期回暖,10月限额以上家电音像类零售额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增长2.7%。消费增长背后,企业产量也在增长。工信部数据显示,10月当月,全国家用电冰箱产量同比增长25.8%;房间空气调节器产量1448.9万台,同比上升0.2%;家用洗衣机产量840.6万台,同比增长10.2%。 而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在提振餐饮消费方面,商务部将在指导督促餐饮行业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鼓励企业弘扬传统特色,创新提升菜品,推介优质特色餐饮;指导企业创新运营模式,推进线上线下融合,积极发展在线下单、无接触配送等餐饮消费新模式。同时,出台坚决制止餐饮浪费的政策举措,完善促进餐饮节约和绿色发展的标准体系,优化餐饮经营服务规范,营造良好的餐饮消费环境。 重点商品消费增长可期 机构看好明年经济增长 据中国证券网报道,交行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前期各类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大量出台,特别是新能源车消费刺激力度较大,2021年汽车类消费将是重点关注领域。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汽车消费增长回升,这一增长势头将延续到2021年。与汽车使用相关的石油及其制品类消费增长也将显著加快。 中国财政预算绩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透露,明年财政政策会加大向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支持力度。比如,针对汽车产业链上的生产或核心零部件企业进行减税降费或补贴等。这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促使汽车消费价格下降,从而惠及消费者。 “汽车、家电、餐饮等大宗消费、重点消费,是消费市场的顶梁柱,是扩大内需、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领域。”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此前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汽车下乡,实施汽车、家电、家具以旧换新,给地方更大自主权,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负责人王斌说:“综合研判,临近年底,消费市场将保持持续回暖、加快复苏态势,初步预计2021年社零总额将进一步回升,有望实现较快恢复性增长。”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重点消费领域(包括家用电器、家具、汽车行业)获得20家以上机构推荐的个股共26只,其中获得30家以上机构推荐的个股有7家,上汽集团居于首位,获得37家机构推荐。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逐步发力,11月销量达5.7万辆,五菱宏光MINIEV是公司旗下产品,带动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24.6%。 美的集团获得33家机构推荐,其股价年内累计上涨50.04%,表现相当强力,不断突破历史高位。美的集团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业绩有些许下滑,第三季度恢复了增长趋势,三季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已由负转正。 国际投行高盛日前在对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展望时预计,明年中国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将是消费。 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闪辉表示,从消费、投资和出口三大领域来看,消费领域的复苏将成为明年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1日讯 周五早盘,三大股指集体高开,随后受科技股拖累,一路震荡走弱,临近午间,集体跌逾1%;午后继续下行,深成指一度跌逾2%,尾盘汽车股崛起,指数小幅反弹,跌幅有所收窄。盘面上,个股普跌,两市仅700余股飘红,涨停30余家,市场整体氛围依然较弱。 截止收盘,沪指报3347.19点,跌0.77%;深成指报13555.14点,跌1.28%;创业板指报2687.78点,跌1.13%。 沪市成交3798.49亿元,深市成交4550.83亿元,两市合计成交8349.32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的7092.27亿元明显放量。 从盘面上看,多数板块飘绿,仅农业种植、煤炭、汽车等少数板块飘红,苹果概念、数字货币、保险、有机硅、光刻胶、5G、软件等居跌幅榜前列;油气、白酒、银行、券商等跌幅相对较小。 【消息面】 1、中汽协:中国11月份汽车销量277万辆,同比增长12.6%;新能源汽车销量20万辆,同比增长104.9%。1-11月累计销量2247万辆,同比下降2.9%,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加3.9%。。 2、统计局: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3、12月11日上午,苏州数字人民币红包中签者纷纷收到中签短信,与此同时,作为数字人民币指定运营机构的六大国有银行的合作方也随之得以亮相,包括京东、美团等公司。 【机构热议】 海通证券分析,市场持续上攻的动能不足,大盘短线或仍将以震荡调整为主,投资者可适当关注结构性机会,操作上,板块轮动较快因此切忌追涨杀跌,也不宜盲目减仓,尽量多看少动,耐心等待底部确立。同时投资者也可逢低围绕跨年行情进行布局。 东吴证券表示,市场后续能否再度走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交量的支持,若继续维持缩量震荡格局的同时遇到国际市场的调整则有一定可能成为下跌中继。操作上看,投资者可暂时选择低仓位进行市场热点的博弈,主要采取观望的态度,等待指数确认企稳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操作。 A股市场板块及个股涨跌幅排行 外围市场 截至发稿时
有人说2020年是新能源汽车爆发元年,但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却不这样认为,“从产销量数据看,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确实感觉到了黎明的曙光,但并未达到全面爆发的程度。” 近来,国务院颁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其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新车销量将占到新车总销量的20%。 沈晖认为,这一规划的发布,不仅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明了方向,也给予了行业上下游更多的信心。“很多时候,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在他看来,新能源汽车真正爆发的元年会是2021年。在补贴退坡预期依然存在的情况下,由于双积分等政策的落地,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力势必会超乎大家的想象。2021年,纯电动汽车产销量有望迎来大幅增长。 新风口的出现往往是由政策激励而来,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才是市场发展的核心推力。因此,沈晖认为,2021年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在车辆续航、智能座舱、软件服务和OTA能力等方面会迎来大幅度提升。特别是随着充电基础设施和及时补能体系建设的提速,用户的里程焦虑也会逐步得到缓解。同时,5G、人工智能等技术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车内智能交互体验会成为产品与产品之间拉开差距的重要衡量点。 沈晖预计,2021年,适用更多场景的Level4级别自动驾驶将会量产落地,而这“正是威马努力的方向,我们会在2021年威马的第三款量产车型上搭载AVP(云端智能无人泊车系统)。在2021年,类似的智能配置仅会出现在百万元级车型上,而威马会将它带入20万元的价格区间,对于客户而言,这无疑是产品体验的升维”。 沈晖判断,2021年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真正的产品拐点。过往,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更多是基于政策的驱动。从2021年开始,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用户因产品体验提升而主动选择新能源汽车。当拐点出现,即使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企业只要有好的产品,就完全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针对2020年推出的“新能源汽车下乡”,沈晖表示,从企业角度看,我国三四线城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普及率相对较低。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产品拐点出现,2021年的三四线城市势必会成为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另一大推动力,而10万元至20万元级别的新能源车型有望成为市场增量主力。 沈晖说,放眼全球,在新能源智能汽车这一全新赛道,中国品牌已经取得了先发优势。“2021年,我个人有一个小愿望――当全世界新能源智能汽车风口聚焦中国,我们希望借着这股‘东风’,中国汽车也能真正走向世界,而威马在其中也将稳居行业发展的头部位置。”
根据最新销量统计,沃尔沃汽车11月在中国市场共售出各款车型17997辆,同比增长达24.5%,刷新2020年单月销量最高纪录。在新能源车型销量增加的同时,沃尔沃亚太区高层透露,未来沃尔沃旗下将会有更多车型搭载48V轻度混合动力系统加入新的产品体系。 根据统计,2020年1月到11月,沃尔沃累计销量已经达到14.7万辆,突破了2019年全年的154449辆总销量。从具体车型来看,11月,沃尔沃豪华中型SUV XC60是销量的主要贡献者,达到6300辆,同比增加17%。另外,沃尔沃SUV和轿车的旗舰产品XC90和S90销量综合突破6000辆。此外,S60和XC40的销量也在稳步增长。 从产品布局上,随着沃尔沃首款纯电SUV XC40 RECHARGE上市,沃尔沃宣告其新能源产品正式开始投放。对于销量的增加,业内专家表示,沃尔沃汽车注重环保的研发和生产理念,引起目标消费者共鸣,是疫情之后成为汽车市场中竞争力较强的豪华汽车品牌的主要原因之一。 “沃尔沃汽车希望在中国市场传递安全、健康、可持续的品牌理念,倡导人们追求积极健康向上的幸福生活方式。”沃尔沃汽车亚太区企业传播副总裁赵琴在日前出席沃尔沃中国公开赛时表示。 对于各方关注的沃尔沃新能源车型和沃尔沃电气化战略的落实情况,赵琴指出,沃尔沃在2017年提出了全面电气化战略,成为最早提出全面电气化的豪华品牌,这也是一个自我突破,目前沃尔沃汽车已经全系电气化。在前不久的广州车展上,沃尔沃推出了首款纯电动车型XC40 RECHARGE。赵琴透露,未来沃尔沃旗下将会有更多车型搭载48V轻度混合动力系统,或加入RECHARGE产品体系,在中国市场提供更丰富的新能源车型选择。 本月早些时候,沃尔沃首席执行官萨缪尔森曾表示,根据他的设想,沃尔沃将在未来10年中转变成一个纯电动品牌。2020年,该公司希望其全球销量的20%来自电动化车型,其中大部分将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俞立严)
中国成全球最大汽车保有国。在12月13日于上海举行的新能源智能汽车生态高峰论坛暨华南理工大学上海校友会第二届换届大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提出,截至目前,中国汽车的保有量已达2.75亿辆,总体水平与美国相当,“把最近三个月的销量乘以四,一年的销量就超过了3000万辆”。 在付炳锋看来,接下来汽车千人保有量上升到300甚至350辆,总销量达到3000万到3500万辆完全可能。 在如此庞大的体量和产业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下称《规划》)将成为发展的新动力。付炳锋表示,新能源汽车在“2035规划”的推动下必将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规划》,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20%,按照国内汽车总量3000万辆的假设,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00万辆。”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在上述论坛上表示,新能源汽车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占比达44%。 作为我国造车新势力的四大品牌之一,沈晖把2020年视为新能源汽车起飞的元年。 疫情之下,汽车市场正在超预期恢复,新能源汽车则成为主要贡献者。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汽车销量2247万辆,同比下降2.9%。同期,新能源汽车销量110.9万辆,同比增长3.9%。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下称“乘联会”)数据称,11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208.1万辆,同比增长8%,实现了连续5个月8%左右的近两年最高增速。其中,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8万辆,同比增长128.6%,环比增长24.8%;零售销量16.9万辆,同比增速136.5%,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市场渗透率8%,成为乘用车零售增长核心动力。
12月23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制造企业双创发展联盟主办、福田汽车协办的中国制造企业双创发展联盟第二届理事会换届大会暨“2020中国制造业双创发展高峰论坛”盛大开启。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建伟、处长冯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福田汽车党委书记、总经理巩月琼,副总经理杨国涛,联盟会员单位代表,以及致力于制造业“双创”发展的专家学者、企业高管等上百人齐聚一堂,共话工业互联网新未来。 大会上,福田汽车工业互联网自主品牌-智云(FOTON-ICLOUD)隆重发布,智云将拓展“智能+”,提供场景化的商用车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为客户赋能,致力成为中国制造场景式变革和数字化转型的引领者。 科技引领 赋能商用车数字化变革 依托‘一云、四联、四化’福田汽车工业互联网战略平台搭建,福田工业互联网致力成为中国制造场景式变革和数字化转型的引领者,以数据驱动企业质量发展,引领实现商品运营数字化、网联产品智能化。其中,“一云”指的是由公有云和私有云共同构建的福田混合云,其中传统核心业务,以私有云方式部署;车辆运营、汽车电商等创新型业务,采用公有云部署。 而“四联”指的是工厂内部互联、产业链系统互联、企业与产品互联、企业与客户互联四种互联方式及标识解析数字底座,构成泛在连接。“四化”指的是数据驱动规模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四大业务流程。在完善的“一云、四联、四化”的工业互联网架构下,福田汽车加速构建工业互联网互联部分,推进规模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的“四化”进程。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入融合协同发展中,数据就是制造业的“眼睛”和“大脑”。福田汽车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加速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益和质量,让质量互联可控。“一件一码”就是典型例子,以福田制定的企业标准及技术要求为基础,通过供应商端赋码的方式为每个核心零部件增加了可追溯性标识,通过整车及零部件的可追溯性标识动态关联关系,对整车及核心零部件进行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 着眼未来 福田汽车打造汽车产业新生态 当前中国经济步入存量主导时代,数字经济是影响中国经济未来10年发展的重要因素。完善的“一云、四联、四化”的工业互联网顶层架构,指引福田汽车工业互联网做到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平台安全、应用安全,同时助力工业生产的过程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优化及汽车运行的智能化,将进一步推动着生产方式发生变革,满足新的商业模式需求,构建汽车产业新生态。 杨国涛表示,当前商用车市场竞争从“增量分享”转向了“存量博弈”,商用车客户结构和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购车关注点也从价格向全生命周期运营成本TCO转变。同时,个性化的定制需求逐渐增多。得益于领先的工业互联网战略平台架构和庞大的数据支撑,福田汽车轻松实现与每一辆车全生命周期的互联,并深入洞察上下游价值链需求,为客户提供规模化定制、精准场景化服务解决方案等,让数字化成果深入从客户选车、购车、用车到养车、换车全过程,为客户赋能。 工业互联网是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也是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重要动能。福田汽车正在加速构建汽车产业互联网生态,引领制造工业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发展步入深化应用、走深向实的新阶段,为中国制造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