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推出的深化关键领域改革重磅文件,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培育发展能源商品交易平台。通过股份制改造、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在油气、电力、煤炭等领域积极培育形成运营规范、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交易平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能源发展正处于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我国能源市场中油气、电力、煤炭等领域的市场化程度,尤其是现货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发达,而股份制改造、兼并重组等方式无疑是改善部分企业效率低下,竞争力薄弱的有效办法。因此,通过股份制改造、兼并重组等方式培育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交易平台,一方面能进一步促进油气、电力、煤炭领域相关商品市场化程度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将促进相关交易市场日趋成熟。 据悉,在电力领域,此前国家发改委披露的数据显示,全国已建立北京、广州两个区域电力交易中心和33个省(区、市)电力交易中心。而在煤炭领域,除陕西煤炭交易中心、内蒙古煤炭交易中心、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等地方煤炭交易中心外,2019年由国家铁路集团联合煤炭、电力、钢铁、港口、地方煤炭交易中心等35家骨干企业发起设立的全国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也正式宣告成立;此外,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在我国亦呈现遍地开花的状态,如,继上海、重庆两大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成立后,深圳天然气交易中心也于去年正式挂牌成立。 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油气、电力、煤炭属于能源领域,涉及经济安全和民生。从国内市场来看,油气、电力、煤炭的产地和消费地重叠性不高,这往往涉及很多大宗跨省交易,如果交易平台过多,一是会导致交易价格、交易规则的混乱以及国内市场的人为分割,不利于通过市场机制来优化资源配置,二是部分平台运行管理的不规范,容易造成一些信用风险事件的发生。另外,由于目前的交易平台既有国资控股,又有民资控股,因此,借助股份制改造和兼并重组的方式积极培育形成运营规范、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交易平台,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相关治理机制,实现权责利的统一,同时,还能通过适度的市场竞争来提高平台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更好地保障产业运行和民生。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还特别提到,鼓励具备条件的资源型地区依托现有交易场所,探索建设区域性能源资源交易中心。 盘和林称,探索建设区域性能源资源交易中心有助于推动有效竞争、体制健全的能源市场的形成。区域性能源资源交易中心的增多,意味着参与统筹优化的用户越多、灵活调节资源发展的范围更广,资源优化配置的空间越大。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人人影视字幕组是一个非盈利的内容分享组织,但从此次警方通报来看,人人影视字幕组背后涉及3家公司,涉案金额高达1600万元。 2月3日,上海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近期侦破的2起案件,其中一起是备受关注的“人人影视字幕组”侵权案。据通报,人人影视字幕组在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的情况下,通过境外盗版论坛网站下载获取片源,通过收取网站会员费、广告费和出售刻录侵权影视作品移动硬盘等手段非法牟利。 北京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董新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盗版横生的原因首先是因为侵权违法成本低,许多平台存在侥幸心理。另外,当初为了促进视频分享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外和国内都先后执行了“避风港”条款为视频分享平台提供免责条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平台并不能因此为自己的故意侵权免于侵权赔偿。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人人影视字幕组是一个非盈利的内容分享组织,但从此次警方通报来看,人人影视字幕组背后涉及3家公司,涉案金额高达1600万元。从历史轨迹来看,人人影视字幕组在盗版江湖中挣扎求生,经历了数次更名、关闭、融资,从人人影视到人人美剧再到人人视频,最后又从人人视频中脱离出来,回归到人人影视字幕组盗版的老本行,曾经一度拥有“改邪归正”的机会,却都错过了。而随着人人影视字幕组被查,中国影视盗版江湖或将成为历史。 人人影视字幕组被查 涉案金额1600万元 2020年9月份,上海警方在工作中发现,有人通过“人人影视字幕组”网站和客户端提供疑似侵权影视作品的在线观看和离线下载。经与相关著作权权利人联系,上述影视作品未取得著作权权利人的授权或许可。经查,自2018年起,犯罪嫌疑人梁某等人先后成立多家公司,在境内外分散架设、租用服务器,开发、运行、维护“人人影视字幕组”APP及相关网站。 历经三个月缜密侦查,上海警方在山东、湖北、广西等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侦破国家版权局、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安部、最高检四部委联合督办的“9.8”特大跨省侵犯影视作品著作权案,抓获以梁某为首的犯罪嫌疑人14名,查处涉案公司3家,查获作案用手机20部和电脑主机、服务器12台,涉案金额1600余万元。 通报称,在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的情况下,人人影视字幕组通过境外盗版论坛网站下载获取片源,以约400元/部(集)的报酬雇人翻译、压片后,上传至App服务器向公众传播,通过收取网站会员费、广告费和出售刻录侵权影视作品移动硬盘等手段非法牟利。现初步查证,各端口应用软件刊载影视作品20000余部(集),注册会员数量800余万。 对于如何打击盗版产业,董新蕊认为,监管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恶意盗版现象;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社会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知识产权意识;消费者应从自身做起,不购买盗版商品;同时,利用区块链等高科技手段进行溯源,从重惩治盗版。 几度重启却无改进 中国影视盗版时代落幕? 资料显示,人人影视字幕组成立于2004年,最初是非营利性网络翻译爱好者组织,专事译制海外影视字幕,通过网络免费发布。2006年6月1日人人影视字幕组开放论坛,2007年改名为人人影视。在那个没有版权管制的蛮荒年代,人人影视由于提供及时的带字幕“熟肉资源”而快速积累了大批美剧粉丝。 2009年,由于版权问题,国内大批盗版资源下载网站被关停整改。人人影视也因此被查,此后人人影视宣布网站转型,放弃视频下载,只提供字幕分享。2013年4月份,受影视网站思路网被查封事件的影响,人人影视宣布暂时关站。 那是正版平台初步兴起的年代,2010年优酷率先引进美剧并开设美剧频道,此后,搜狐、爱奇艺也加入到了引入美剧的阵营。2014年10月份,人人影视在美国电影协会公布的一份全球范围内的音像盗版调查报告中被点名。两个月后,人人影视彻底关闭了所有中文和国际版网站。 短暂关闭后,人人影视卷土重来。2015年2月份,人人影视宣布已经转型成美剧社区,更名为“人人美剧”上线。人人美剧定位为美剧信息分享社区,不提供视频资源下载,主要功能是提供剧集信息、排期表和剧评等。随后,人人美剧又更名为“人人视频”,并获得两轮数千万元级别的融资,投资方包括创新工场和盈动资本。 看似走向正轨的人人影视再一次遇到坎坷。2017年,“人人影视字幕组”微博发表长文《人人视频与人人影视不是一家!已彻底无瓜葛》,宣布人人影视(即人人影视字幕组)已经主动放弃人人视频所有股权,“我们并未获得任何品牌使用补偿费,老LOGO也白送给他们了”。 一方面,二者分家后的四年时间里,人人视频又先后进行过三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小米集团、今日资本、辰海资本、百度系等巨头。有数据显示,现如今人人视频的日活已经超过了5000万。就在此前不久,人人视频刚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月26日,重庆广电集团(总台)对外官宣,与人人视频达成战略合作,“谋求在媒体融合和互联网媒体产业发展上实现突破”。 另一方面,在经历了关站和创业重生后,人人影视字幕组又回到了那条老路,重新变成了一个内容分享组织。一位不愿具名的传媒行业分析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民间字幕组是过去时代的产物,随着版权问题逐渐被重视,国内的字幕组盗版江湖也再难掀起浪花,影视剧盗版时代也将落幕。
近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更新了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名单。截至目前,共有3239家机构完成备案,包括91家聚合支付技术服务型机构,其中30家聚合支付机构为新增。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外包机构备案工作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备案工作是协会组织开展收单外包服务市场自律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有助于协会和监管部门完整准确了解收单外包服务市场发展情况。”该负责人强调,“未来,协会将在备案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收单外包服务市场自律管理,对违法违规的机构和人员予以惩戒,情节严重的将取消备案。” 收单外包机构新增1133家完成备案 所谓“收单外包服务机构”,是指经市场监督管理机构或国家有权机关批准成立的,接受收单机构委托、承办收单非核心业务并提供相应服务的企业等合法设立的机构。其业务类型包括特约商户推荐、受理标识张贴、聚合支付服务、特约商户维护、受理终端布放和维护等。 其中最贴近C端体验的业务是聚合支付服务,是指外包机构为特约商户提供的融合多个支付渠道并实现一站式对账的技术服务。简而言之,就是将多个第三方支付方式入口聚合为一个,既能满足商户更多需求,也能最大限度地为消费者提供便利。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移动支付逐渐普及的背景下,聚合支付通过对接多个主流支付方式,为商家提供一站式移动收款便利,体验也更好。聚合支付此前未纳入监管,曾出现对商户审核不严、甚至沦为洗钱工具等问题。” 《证券日报》记者对支付清算协会公布的名单梳理后发现,在刚刚公布的已备案机构名单中新增1133家,其中包括30家聚合支付服务机构,美团支付、海科融通、连连支付、易宝支付、深圳银联金融等均位列其中。截至目前,共有3239家机构获得该资质备案,其中包含91家聚合支付机构。 记者获悉,聚合支付机构成功获得备案并非易事。此前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第二批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名单显示,聚合支付机构的备案数量为零增长。2020年11月份,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关于收单外包服务机构提交《承诺书》的通知》,提出四大禁止要求。自此之后,聚合支付机构的备案进度才明显加快。 对此,于百程解析称,“聚合支付机构之前的备案进度确实比较缓慢,由此可以看出,监管部门对该领域的审核保持严谨和审慎的态度。”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认为,“从已成功备案的聚合支付机构的业务覆盖面来看,线上、线下服务均有涉及,且大部分机构都是在线下与支付巨头合作成长起来的。” 今年6月底未通过备案或将被市场淘汰 近年来,我国收单市场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充,大部分收单机构通过业务外包模式开展收单业务,但也有部分外包服务机构存在转包、分包、从事套现以及为跨境赌博等商户提供服务等违法违规行为,扰乱了收单市场秩序。因此,为了规范管理收单外包市场,收单外包服务机构正式启动备案制。 王蓬博分析称,“聚合支付外包服务行业缺乏统一管理的弊端日渐显露,在线下真实商户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外包服务商的话语权越来越重。此外,伴随套现和洗钱案件多发,对外包服务商的管理更如箭在弦上。” 2020年9月16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在京召开“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系统上线启动会”(以下简称“启动会”),正式上线系统平台为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工作提供系统支持。经审核,银联商务、拉卡拉(行情300773,诊股)等60家企业成为首批通过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的支付机构。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启动会曾明确表示,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原则上应于2020年10月31日前通过备案系统向协会提出备案申请,并在2021年6月30日前将备案完成比例提高至100%。对于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备案的外包机构,收单机构应在确保商户服务延续性的前提下,有序终止合作。 “按照上述计划目标,截至2021年6月30日仍未通过备案的外包机构将被市场淘汰。”于百程分析称,备案是聚合支付行业的必然趋势,备案制可以进一步对企业相关资质和展业行为进行规范,提高行业合规水平,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相关权益。 王蓬博对《证券日报》记者坦言,“成功备案的名单里既有持证支付机构,也有知名聚合支付服务商,既反映出支付机构拓展业务的积极性,也传递出监管部门‘应管尽管’的支持态度。 王蓬博指出,备案可能会对部分企业的展业带来一定限制,但总体来看,备案对行业的健康发展依旧利大于弊。”
从信用卡用户的反馈情况来看,持卡人期待透支利率下调。 信用卡透支利率“松绑”政策自去年年底推出后,至今已“满月”。各家银行信用卡透支利率是否出现新变化?新政实施对互联网消费信贷市场影响如何?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在走访北京地区多家银行支行网点后发现,各家银行目前尚未按照新规执行调整后的信用卡利率政策,仍在执行原来的利率规定,即按照日息万分之五计收透支利息,换算成年利率高达18.25%。 从信用卡用户的反馈情况来看,持卡人期待透支利率下调。部分持卡人向记者吐槽称,“部分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仅展示较低的日利率,殊不知背后隐藏着高额年利息的风险。” 日利率万分之五 银行透支利率“照旧” 信用卡的盈利模式是“利息+手续费”。持卡人刷卡后,在免息期内还款无需支付任何利息(最长约50多天);超过免息还款期限且未全额还款的用户,需要承担透支利息。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的信用卡利率并未“打折”,仍在执行原来的利率规定,如果持卡人未能按时全额还款,将按日息万分之五计收透支利息。 多数银行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暂时没有接到通知,目前还未有调整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的计划。有相关银行工作人员甚至表示,“并不清楚有这项规定。” “也许通知还没下发到我们支行这一层。”一家城商行支行信用卡部门负责人表示。 另一家城商行的个贷经理提醒记者称,对于消费者来说,在申请、使用信用卡时,尤其要注意了解信用卡计结息规则、账单日期、违约金收取方式等信用卡相关信息。“我们鼓励用卡人合理用卡,理性透支消费。用卡人要避免逾期,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 央行此前明确要求,发卡机构应通过本机构官方网站等渠道充分披露信用卡透支利率并及时更新,应在信用卡协议中以显著方式提示信用卡透支利率和计结息方式,确保持卡人充分知悉并确认接受。披露信用卡透支利率时,应以明显方式展示年化利率,不得仅展示日利率、日还款额等。 但《证券日报》记者在查阅多家银行官网展示的信用卡合约后,并未发现新增“与持卡人协商确定”等相关内容,默认的透支利率仍为日利率万分之五。部分银行甚至未及时更新信用卡透支利率。 各家银行透支利率为何迟迟没有调整?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信用卡是相对成熟的信贷业务,各家银行可能存在既有业务的路径依赖,利率调整也不例外,因为可能涉及资金成本、内部转移定价等一系列问题。信用卡市场是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利率降低有助于增加市场份额,但也需考虑成本、收益和风控等问题。 小花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来看,各家银行还处于观望状态。但不论如何,对用户实施信用分层,开展差异化的风控手段及精细化运营是一项系统化的大工程,并非一蹴而就。预计商业银行将加速“修炼内功”的步伐,加大拓展外部消费场景,为今后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打下坚实根基。 对于透支利率的“松绑”,多数持卡人表示,期待透支利率下调。但也有部分持卡人表示,不清楚有这项规定。 “平日经常使用信用卡,多年来没有逾期还款经历,也没听说信用卡透支利率政策调整了。”在一家软件公司工作的李先生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家住海淀区的一位市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使用信用卡,一方面是看中其相对较高的透支额度;另一方面是可以享受多种优惠以及积分兑换礼品。“目前更加关心银行信用卡的透支利率何时下调,希望以后可以享受更多利率优惠。” 苏筱芮对记者表示,对于资质优良的头部用户而言,可以避免“一刀切”式利率定价,享受更低廉的信用产品;对于资质不足的尾部用户而言,可以通过正规的金融机构渠道享受信用产品,减少遭遇“高利贷”“套路贷”的风险。 只有日息无年息 低息诱导遭用户诟病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简称《通知》)的下发,对互联网消费信贷市场产生的影响也颇受关注。《证券日报》记者近日致电多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客服后发现,目前市场上主要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比如蚂蚁集团的花呗、借呗,京东数科的白条、金条等,这些产品的信用分期或借贷利率水平大多为日化0.02%-0.05%。 京东金融的客服对记者介绍称,白条最长免息期为40天左右,如到期未还款,在未分期的情况下,将产生一定比例的违约金(0.015%/日起);如果是最低还款,剩余未还款的金额通常按日利率0.05%收取利息。 也有部分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的信贷产品并没有直接向用户展示年利率,而是只提供看起来数额更小的日利率。以苏宁金融的“任性贷”为例,在产品页面只展示了最低日息,“一千元一天利息最低0.2元”。但按此日息计算,年利率已高达7%左右。” 《证券日报》记者致电苏宁金融客服,询问如何查看利率信息。客服表示,“需要用户先申请额度,申请成功后才能看到利率是多少。由于每个客户的资质不同,具体的利率还是以系统审核为准。” 按照蚂蚁集团的招股书,借呗日利率可低至约0.02%,大部分贷款的日利率为0.04%左右。《证券日报》记者近日在开通借呗查询利率后发现,页面显示的日利率为0.04%,但如果换算成年利率则高达14.6%。 一位经常使用花呗的用户向记者抱怨称:“虽然花呗正常还款的话是不收取利息的,但花呗设立了有还款日期的限制,尽管提供的日利率看似只有0.05%,但最后所支付的利息却非常惊人。” 陶金表示,信用卡透支利率放开,对消费金融公司而言并不是利好消息。信用卡利率调整,对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的直接冲击并不大,但互联网消费金融受到越来越强的监管,会导致实际业务收缩。 苏筱芮分析称,影响金融消费者选择信用支付产品的因素很多,包括利率、场景、期限、额度等。互联网巨头目前的应对方式有两类:一是资金端寻求更多、更稳定的资金来源,例如在网络小贷新规出台后联合贷款模式受限,蚂蚁开始考虑通过旗下网商银行拓展更多资金来源;二是从用户端切入需求,为用户打造更自主、更便捷的功能产品,例如花呗、借呗等可以自主调整额度、设置消费提醒、调整付款顺序。
进入2021年以来,基金频繁登上微博热搜,几乎是全民买基金的节奏。对于新基民来说,基金不仅是理财产品,更成为一种社交工具。年轻人以前在茶余饭后聊明星聊八卦,如今话题则变成了基金。 但这些跑步进场的“95后”、“00后”真的了解基金吗?真的懂如何理财吗?不容忽视的是,理财热背后风险重重。 去年以来,国民投资理财意识日渐觉醒,投资理财需求不断激增。作为在线教育的重要组成力量,财商教育行业更是异军突起。 “财商教育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尔湾科技创始人、CEO李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伴随着社会财富与个人可支配财富的不断积累,居民财富迎来爆发式的增长,理财需求极大。但投资理财技能不足成为困扰他们的主要矛盾,互联网财商教育迎来了发展风口,财商教育行业拥有极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近日,尔湾科技正式宣布完成两轮共计近亿美元融资,该公司还同时宣布启牛商学院品牌正式亮相。 据了解,尔湾科技旗下财商教育品牌启牛商学院、伴财商学院,依托集团技术实力与研发实力,持续加码课程内容创新与教学质量提升,截至目前,启牛商学院累计服务用户已达1000万。 李鹏认为,财商教育市场大有可为,政策上国家将财商教育列为素质教育之一,需求上大众日益高涨的理财需求也倒逼财商教育行业快速发展。 财商教育迫在眉睫 年轻人热衷理财背后,是不具备专业的理财知识,这导致理财乱象层出不穷。这意味着财商教育问题已成为政府部门、研究机构、金融及教育行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在此背景下,近日,尔湾科技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了行业首部《国民财商教育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推动国民财商教育普及的加速落地。 “财商不是帮我们快速收获财富,而是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提升资产管理能力,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这是一个需要明确的认知误区。”李鹏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理财教育市场需求井喷,必然带动市场从业规模快速提升,要避免行业野蛮生长,行业监管与指导尤为重要,亟需出台市场规范,这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 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彭兴韵教授表示:“在我国,完善财商教育体系已迫在眉睫。”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理财,财商教育可谓大势所趋。 白皮书也提到,投资者对财商教育的重视较高、需求很大。具体而言,我国投资者能够较清楚认识自身知识不足,这种不足对投资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同时投资者对学习知识有强烈需求。调研发现,有64.8%的投资者将股票投资盈亏的原因归结于“自身证券知识储备以及对市场的理解”。 随着金融市场各行业发展与财商教育相关度的逐步提升,无论是学校,还是金融机构、专业教育机构、知识付费服务平台都会越来越重视进行财商教育,提供更加多元化、场景化的财商教育。 据了解,尔湾科技提供的普惠课程主要是以“名师直播授课+社群双师辅助”的模式进行,通过群内督学+1对1答疑的模式传授理财基础知识,提供简单、易学的财商课程,而进阶课程则以“录播内容讲解+社群实战指导”的模式为有理财基础的用户提供更为专业、有深度的财商课程。 李鹏认为,目前大众在学习理财知识的时候容易陷入误区,急于求成,以为理财就是挣钱,可以快速收获财富,但其实财商是和智商、情商并列的基本素养。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提升资产管理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配置好自己的资产才能理顺自己的生活,配置好自己的人生。 财商教育市场前景广阔 实际上,财商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2020年被称为财商教育元年,去年以来,可以说进入全民“补课”的财商教育时代。 从数据上来看,财商教育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大众群体规模非常庞大,预计到2022年,大众人群可投资金融资产规模有望到达101.7万亿,中国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在2020年可达6.05亿人。 也正是由于财商教育行业发展空间巨大,除了启牛商学院等头部企业,尚德机构、开课吧等职业教育企业也都开始布局财商教育市场。 白皮书显示,我国目前有1万余家“理财教育”、“理财培训”相关企业,2019年新增相关企业近2000家,较十年前增长了800%。 “现在有很多公司都开始尝试财商教育,但这一领域已经形成壁垒,现在来看,今年专业能力不足的平台会逐渐退场,所以最后一定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我们去年就很重视产品和课程研发的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构成我们的壁垒。”李鹏认为,“财商教育是一个重服务的行业,环节多服务重,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打磨细节,每个环节做得更好才会形成复利效应。” 在资本的热捧下,去年以来,包括财商教育在内的在线教育行业如火如荼。但火爆的背后,是行业发展良莠不齐,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跟上这种狂奔的节奏。 在玩家众多的财商教育赛道中,尔湾科技凭借创始人及核心团队强大的教研能力、执行力及快速迭代能力,结合覆盖全业务环节的自研数据化系统级支撑,在2020年营收实现高速增长,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在业内处于绝对领先。 李鹏还表示,近年来在线教育的发展势头迅猛,它的优势在于能够很好的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目前行业形成“头部+腰部+尾部”的多竞争格局,行业参与者众多。但本质依然是传道授业,这就对教学内容、师资力量、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金融界网2月4日消息 据央视新闻,2月3日晚,记者从天津市防控指挥部获悉,天津静海区在对静海镇胡家园村口流动摊贩所售进口冻带鱼进行核酸检测时,发现冻带鱼及外包装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已按相关防疫措施进行处置,相关人员核酸检测正在进行中,已出结果均为阴性。
2月3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公布公告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已于1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3月1日起施行。对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到底该“保什么”“谁来保”“怎么保”“怎么用”等问题,新条例有了更明确的解答,其中,“全域保护”的概念以及新增的“保护利用”章节都是新条例的亮点所在。 据了解,即将正式施行的新条例由7章77条组成,是对2005年版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重新制定。谈及此次新条例修订,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舒小峰指出,将保护范围从以老城为主扩展到全市是内容上的最大变化。 北京商报记者看到,2005年版条例的表述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内容包括:旧城的整体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的保护。”而新条例首次明确: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范围涵盖本市全部行政区域,主要包括老城、三山五园地区以及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等。规定了11类具体保护对象,建立保护名录和预先保护等一系列制度,推动应保尽保。“不仅老城的胡同、四合院不能再拆,古村落、古道等历史景观将与老城执行同一个保护标准。”舒小峰表示。 据统计,“老城”一词在新条例全文中共出现14次,也是保护工作的重点。新条例明确实施分类管控,在核心保护范围内,除市政公共设施以及风貌恢复建设以外,不得进行“新建、改建、扩建等建设活动”。 明确了“保什么”之外,新条例同样对“谁来保”作出解答。新条例指出,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义务。此外,在保护措施中明确了具体的责任:“老城、三山五园地区、三条文化带的保护责任人为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责任人为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为保护责任人,所有权人下落不明或者权属不明的,使用人为保护责任人。” 此外,新条例还增加了“保护利用”章节。在业界人士看来,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是世界文化名城不断探索破解的共同问题。 新条例规定:“历史建筑可以依法转让、抵押、出租。”舒小峰认为,这从法律上给社会力量参与名城保护提供了依据,也让越来越多历史建筑的腾退不靠政府资金支持,也能实现后续利用需求与经济、社会效益。新条例还鼓励历史建筑结合自身特点和周边区域的功能定位,引入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实体书店、非遗展示中心等文化和服务功能;鼓励历史名园采取多种方式开放,使历史名园贴近市民生活。 在业界专家看来,新条例也将对三个文化带的建设带来利好。北京古都学会副会长、北京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吴文涛提出,刺激文化带上文旅消费的同时需协调好多方面的矛盾,如生态、文物保护与商业开发的矛盾,还有文旅需求与当地居民利益上可能存在的矛盾,少不了国家层面的总体规划与顶层设计。